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北京,上海

睽違一年半,再度踏上曾經居住過十年的中國大陸土地,不為別的,就是想看看有什麽改變,和老朋友們敘敘舊,而選擇冬天則是為再次感受一番臺灣感受不到的冷冽氣候。新開通的直飛航線使得在高雄吃完中飯到北京吃晚飯成為可能,雖然一周只有一班,卻是幾十年來的創舉,也提醒人們這兩個城市間的實際距離比大多人認知上的心理距離近得多。

 以前住在北京早已習慣快速變化,果然不出所料,這次來城市外觀又新了一層,前幾年最時尚流行的場所早被取代,而更新的建築物依然遍地開花,正進行下一輪的篡位行動。在北京見到的人們大都是以前同事,主要是大陸本地人,和大夥敘舊感覺很親切,幾年不見,許多人的模樣,工作,家庭都有不少變化,但基於相互認知分享類似價值觀,見面絲毫沒有陌生感,談起過往事情,眼前近況,未來憧憬,情感流露無拘無束,不知不覺幾個鐘頭過去,互道再見就像明天還將在辦公室碰面一般自然,事隔一周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津津有味,如沐春風。

在上海則是和一些身為台商或台幹的舊識們相聚,感覺依然親切,但談話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顯少了許多,生活在上海的台灣人為數眾多,猜想我的朋友們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離鄉背井攜家帶眷生活於此(或其它大陸城市)圖的不外是工作賺錢的機會,偶有閒暇就吃喝玩樂,逛街購物,大多對當地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認同度不高,因此難以完全融入當地生活,和本地人的交流也大都只限於表面,社交圈還是以其他台灣人為主。

北京的新,新的夠徹底,老舊房舍不拆則已,一拆馬上就成為最新穎現代的建築,走在商業集中的CBD區,眼中所見基本只有兩種東西:玻璃和金屬,中國這幾年拍了多部以城市白領感情生活為背景的電影,主題雖然是愛情,劇情大量描繪的則是小資青年們的時尚生活形態,而不斷出現的畫面正是冰冰冷冷,成山成海的玻璃和金屬。北京歷史文化的豐富性勿庸置疑,但對老東西的保存發揚做的很糟糕,一方面木製建築物保存不宜,更關鍵的恐怕還是從政府到民間一致的喜新厭舊心態。總之,除了一般居民鮮少到訪的故宮,天壇之外,與其說現在的北京是六朝古都,還不如說是個無中生有,拔地而起的變形金剛。

上次到上海已是六年前的事情,經歷世博會,城市建設更進步了許多,從老式居民區的小商店到路上節比鱗次的百貨商場,讓人產生一種置身於一個地球上最大型人工賣場的錯覺。要維持這麼多商店的生意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生活和來到這個城市的人不斷的逛商場,買東西,而這正是上海街頭普遍可見的景象。照說商業活動發達的城市應該也是服務意識發達的地方,可笑的是上海一般服務人員就像是經過“晚娘”補習班嚴格訓練出來的一幫人,上一秒還在跟同事說笑,下一秒立刻垮下臉面對顧客,而一般人似乎也習以為常,不以為意。

北京上海除了新之外,這兩年物價明顯漲了不少,原本就擁堵的交通也變得更加不堪負荷,移動大不易,在北京期間有一天恰巧迎來今年入冬後的第一場雪,雪景雖美,但造成路上濕滑難行,趕去餐廳的一小段路無論計程車或公交車都動彈不得,被困了一段時間後,幸好碰上一輛違法的摩的(摩托車的士)才勉強抵達。這正是現實生活的縮影,居住於此,除非必要,盡量減少出行,工作以外的社交和休閒生活因此受到很大限制。

 離開一段時間反而較能用一種和以前住此時不一樣的眼光看待這裡,北京和上海的進步速度和程度已經真正達到超英趕美的境界,但放眼望去,即使不離開這兩個其實並不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城市,單只看都會中隨處可見的外地打工人群,他們的生存狀態大致可以用“邊緣人”來形容,但數量之多早已超越邊緣的含義,更何況咫尺之外就是範圍大得多的農村鄉鎮。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貧富差距如此之大讓人對至今沒有發生大型動亂,甚至流血革命感到驚訝。

生活在北京上海這樣充滿嫉妒,自衛,攀比,狂歡,冷眼旁觀的城市,需要多高的GDP才能讓人產生幸福感?答案是很高或根本不可能,過去幾年因此有些人掀起了一場“逃離北上廣”的運動,但話說回來,即使真能做到不盲目的追求功利,為較佳的生活品質遠離喧囂,又能在哪個藝術文化,教育醫療等等資源缺乏的二三線城鎮找到向上提升自己的機會?過去一年原本逃離都會的人又有回流的跡象,這樣的流來流去或許正說明了一件事:目前的中國大陸根本就不是一個適合人們居住的地方!

昨天回到淳樸許多的高雄也有一種逃離北上廣的紓解感受,想起幾天前在北京和一位以前同事通電話,晚上12點多她說她正在看小說,似乎稀疏平常的一件事聽的我心頭一驚,為她暗自較好。有機會造訪甚至生活工作在當今世界的焦點城市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福氣,在這樣環境中還有閒情逸致讀讀閒書,保持一個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是一個更大的挑戰,也是一種更大的福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