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跟著老黑遊南美(4之4)


在最新一輪全球票選出的人類七大奇蹟中,中南美洲佔了三個:墨西哥瑪雅金字塔,秘魯馬丘比丘,巴西里約基督像,這趟行程除了墨西哥金字塔外,會見到另外兩個。其中馬丘比丘更是重頭戲,我們將花三天時間造訪這個極困難到達的印加古城,雖然費用不菲,但能親眼目睹這個過去只能在影像中勾起古文明幻想的地方,想來就令人心情澎湃。

除了人類奇蹟外,所謂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我對於在西部電影中經常可見到的墨西哥城鎮景象,和身披斗篷猛灌tequila的amigo,智利的特殊地形和葡萄酒,阿根廷的探戈和牛排,號稱南美瑞士的烏拉圭,巴西的森巴和足球,南極圈的生態,在國際選美賽事中永遠名列前茅的中南美洲美女,等等這些,都有著深切的期待和憧憬,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懶人大旅行》中我說環遊世界讓我發覺這個世界很大,許多以前自認了解的人事物,真正接觸以後才獲得全新體認,許多片片斷斷的常識,經過串聯之後才得以轉換成有機知識。我過去從未到過南美卻從不覺得對它認識不夠,希望藉由這趟旅程證明自己的無知和自滿。

同時,我也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小,老坐在家裡感覺連巷口的7/11都很遠, 但如果克服惰性,哪怕只跨出舒適圈一步,就會發現,在交通和通訊科技超級發達的今天,這地球上沒有在一兩天內到不了的地方。阻止人們背起背包,出走遠方的原因百百種,促使人們義無反顧,踏上旅途的原因只需要一個:想去,真的想去!

去年旅途中,許多網友告訴我,他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看我倆又到了哪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地方,興奮期待的感覺就像自己親身環繞地球一周。相信南美對包括我在內的多數台灣人來說,是一個充滿傳說,神秘,趣味,又帶有些危險氣息的地方,如果你也想去,那就扣好安全帶,開始跟著我倆一起展開這趟發現之旅吧!

對了!別忘了通知你喜歡旅行的朋友,趕緊上《老黑看世界》粉絲頁按讚,大夥一起準時出發。

跟著老黑遊南美(4之3)


另一個比我預期麻煩的事情是辦簽證,去年到訪三十幾個國家,只需辦理兩個簽證的經驗,讓我一開始輕忽了這回所需要的時間和工作量。原來這趟所到的國家數雖然“只有”七個,但除了秘魯外,全都需要事先辦理觀光簽證,又因為簽證有期限所以不能提前辦,擠在一起的結果,再加上我偶爾需要使用護照出國,忽然間本來綽綽有餘的時間變得緊張起來。

幸虧老婆想出兩招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放棄現在普遍使用的簡單上網取得美簽,採用以前必須去AIT面試的方法,獲得有效期五年的美國正式簽證,這麼做雖然較麻煩,但墨西哥和哥斯達黎加兩國就不需再另辦簽證。第二招是親自送件取得其他國家的簽證,比交由旅行社代辦節省許多工作天數。就這樣,一個可能的危機再度被“體內留有吉普賽人血液”的高手化解於無形。

有了去年的經驗,這回其他的準備工作簡單許多,打起包來也不像上次心裡沒譜,但其實這回行程雖較短,卻因為南美洲跨度從赤道直到接近南極,需要準備的衣物比環遊世界更多,加上有別於上回大多遊歷大城市,這回將有更大比例造訪包括雨林,冰川,沙漠,高原在內的大自然,裝備需求較為複雜。

但同樣得自去年經驗,我知道比衣物裝備更重要得多的,是和身體健康相關的事物,旅途中少了什麼都可以補充,唯獨健康出問題最難解決。上次行程讓我倆體認到健康的重要,回來後積極運動健身,就是為了能在沒有後顧之憂的前提下雲遊四海。除此之外,把平時可能用到的藥物份量帶足也很重要,因為路上添購不易。

一旦開始研究上岸地點的觀光行程時,我又發現這趟旅程的另一個特點。在環遊世界上岸的四十多個地點中,我倆參加旅行團的次數不超過十次,大多事先做好功課,上岸後帶著地圖,使用各種交通工具自己亂跑,即使偶爾迷路也無所謂,這種玩法既自由自在也可以省錢。

這回顯然難以完全如法泡製,一來到的全都是陌生地方,語言障礙勢必也較大,二來許多自然景點不跟團不容易到達。更重要的考量是安全,我們對當地政治社會情況不了解,出門在外還是小心為妙,於是將所有地點的旅行團事先都已訂好。但訂歸訂,相信只要有機會,我倆到時很可能隨時取消預定,自由自在的穿梭在某些城市的大街小巷。。。(待續)

跟著老黑遊南美(4之2)


說到費用,一年多前在郵輪公司官網上第一眼看到價格時,嚇了一跳,雖然我從未到過南美,但很清楚不管考量實際地理距離,或抽象心理距離,南美洲對身處亞洲的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遙遠的地方,偶爾聽曾到過的朋友提起,單是來回機票就接近六位數,印象中看過少數幾個旅行社南美洲行程的團費,通常平均都在一天兩萬上下。

所以當我發現這樣一趟行程內艙房每人不到台幣十萬時,第一個念頭是:有沒有搞錯?後來經過反覆幾次核對發現沒錯後,我跟老婆說:別等了,下手吧!而且我們不但早早下手,還連跳三級直接升等小套房(mini-suite),約十五萬。繳完訂金後,未免後悔我從未再回去看過價格變動,直到剛才上網瞄一眼,發現多數艙房已被訂光,剩下的價格也比一年前高出許多,yeah!。

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應該會是一趟物超所值的行程,除了船費誘人外,在洛杉磯上船也是一大福音,因為台灣飛美西相對容易,機票不算貴。至於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下船後如何返回台灣,當時沒考慮太多,心想反正都在美洲,從里約到洛杉磯能有多遠?搭巴士過去搞不好還可以沿路多造訪幾個景點,如果趕時間就買張短程機票飛過去,一旦到了洛杉磯,回台灣就不是問題啦!

直到前陣子開始動手安排機票,才發現自己對美洲的了解少的可憐,原來從里約到洛杉磯的距離跟從台灣到洛杉磯差不多,飛起來又貴又耗時。於是重頭來過,在花了不少時間選擇比較之後,最終決定回程不再回洛杉磯,而是在德州達拉斯和日本東京停留兩站,時間是絕對省不了,但整趟機票維持在五萬出頭範圍。說到這裡,要感謝一下快樂馬旅行社提供的高品質服務。。。(待續)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跟著老黑遊南美(4之1)


完成環遊世界至今轉眼超過一年,這一年多來我倆沒閑著,先是整理材料準備出書,接著花一個多月打書,新書保鮮期過後原本打算休息一陣,把落後的“半背包客”旅行進度趕上,沒想到上了一個電視訪談節目後,來自四面八方的演講邀約紛至沓來,至今未曾中斷。

雖然我非常喜歡和讀者,聽眾分享從生活和旅行中獲得的觀察和體驗,而且和同好互動既有趣又能學習新知,但是,連續幾個月講了幾十場類似主題之後,膩了,也累了!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催促我,暫時拋開過往,再次打包,重新上路的時候到了!

我從上次105天行程中學到兩件事,一是只要能力所及,人應該趁尚未年老力衰之前儘量從事“大旅行”,也就是用一段夠長時間,去從沒去過的地方,觀察從沒見過的人,認識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二是從事大旅行不容易,郵輪旅行雖然深度不足,但能在短時間內覆蓋大地理範圍,是大旅行的理想方法。

講那麼多,就為了向大家報告Olivia和我將在幾天後再出發,這次的目的地是南美洲,我們會飛往洛杉磯,在美國西岸停留八天後,於12/3登上郵輪,接下來的31天中,先沿太平洋往南,繞過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再沿大西洋北上,一路在七個國家的十五個地點上岸觀光旅遊,最終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下船,預計在巴西多停留一周後,明年1/10左右回台,前後共一個半月。

選擇南美是因為上回旅程雖然號稱環遊世界,重點其實是北半球,有兩塊陸地碰觸較少,一是非洲(只到了埃及),另一塊就是南美洲,(郵輪從巴拿馬運河切了過去)。我倆於是將這兩個地方當成下趟大旅行的潛在目標,並且在短暫討論後,無異議全票(共兩票)通過先去人文景觀和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的南美洲。

雖然現在才說,但其實我們已經準備多時,上趟行程讓我對郵輪旅行有了深刻認識,食髓知味的結果就是在結束後立刻著手安排下一趟行程。提早準備好處多多,除了能拉長期待的興奮,較容易安排旅行之外的其他事務,和準備更充分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早鳥訂位的價格優惠。。。。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台北:一個魯蛇的城市


 民國49年次的我,土生土長在台北市,36歲以前,除了念大學和當兵外,台北是我的整個世界,幾乎沒有一個角落是未曾到過的。36歲以後的十幾年,因為工作和其他因素,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外,四年前回台選擇定居高雄,但每個月起碼跑一趟台北探親和辦事。

不知為何,這幾年跑下來,我對這個熟悉的城市有了越來越強烈的陌生感,仔細想想,顯然不是因為多了一個以前沒有的101大樓,或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或捷運車站越來越密,台北過去二十多年其實外觀變化不大,許多街道樹木以前什麼樣,現在還是那個樣。

那是為什麼?我為這問題納悶了一段時間,直到前幾天再度北上,行走在人潮洶湧的捷運站,我忽然明白原來不是城市變了,是城市中的人變了!變得心事重重,步伐急促,變得時而面無表情,時而裝腔作勢,變得臉上沒有了笑容!

不應該啊!台灣不管經濟發展,資源配置,人才流向,台北都遙遙領先其他縣市,拿我現在居住的高雄為例,這個曾經唯二的院轄市,以前各方面都能和台北一別苗頭。現在呢?成績好的搶著去台北念書,能力強的搶著去台北工作,有錢的父母搶著幫子女在台北購屋置產,總之,全台灣的人想盡辦法,就為在台北搶得一席之地。

這樣的磁吸效應在國際間並不少見,紐約,雪梨,曼谷,北京等大城都是如此,各行各業精英聚在一起,碰撞交流,造就大都會特有的繁榮景象。這裡有許多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還有更多懷抱理想,期望有朝一日成為成功人士的人群,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夢想成真,總歸希望無窮。

和這些國際城市相比,台北有類似的政經和社會背景,卻少了樂觀進取的氛圍,人們忙則忙矣,卻沒有因為打拼向上而流露出的充實和自信。有的是永不休止的埋怨自憐,和寫滿臉上的煩惱不耐,每個人似乎都隨時處在一種為保障自身權益而窮於應付的狀態,因而難以從容欣賞關懷周遭的人事物。

或許有人會說:有沒搞錯?台北排隊文化發達,電扶梯靠邊站,博愛座讓位,而且台北人熱情好客,樂於助人,在國際間也很有名,怎能說不關懷別人?問題是這樣的行為,有多少發自內心,又有多少來自外界壓力?如果是發自內心,該如何解釋同一幫彬彬有禮的人一騎車開車就爭先恐後不顧他人?至於好客和助人,恐怕還得先看看對方的膚色再來決定熱情的程度。

台灣不大,交通又發達,但是南北之間的隔閡大的讓人不知該啞然失笑還是搖頭嘆息。幾年前回台我向台北親友宣布將移居南部,引起一片驚訝錯愕,他們說高雄水質差,空氣爛,天氣熱,南部人難溝通,不守規矩,只差沒直接說看不起南部。這幾年住下來我確實發現高雄有許多缺點,但那些大家提到的問題基本不存在,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

而當我反過來挑戰台北親友為何非要住在台北時,最常聽到的理由之一是方便。台北的確夠方便,超商密度世界第一,但是,話說回來,那麼方便要幹嘛?除了過於密集的商業破壞居住環境外,還可能刺激沒必要的消費。而這些都還在其次,方便的好處不就是省時間嗎?那請問台北人把省下來的時間都用到哪去了?

根據調查台灣人最主要休閑活動的前兩名是吃美食和看電視,民以食為天,但我從沒見過哪個國家的人為吃付出如此多的心力,排長龍, 吃到飽,po照片,媒體報導,聚會聊美食,種種這些讓人懷疑台灣的美食文化是否已經走火入魔?而終日鑽研美食加上運動風氣不振,形成的會是怎樣一道城市風景線?

多看電視傷身傷神早有科學根據,台灣的主流節目還有傷心的效果。新聞報導本地事件鉅細靡遺,卻完全不顧台灣之外還有一個世界的存在;本土連續劇和當道的韓劇相互切磋砥礪,目的是把嫉妒,復仇,中傷,壓榨,死要面子等人性中最陰暗的一面發揚光大,多看保證把一個原來好好的人搞得滿腹哀怨。

精英聚集的地方當然不會只有魯蛇(失敗者),但英文字“Loser”除了描述失敗外,還有另一層較抽象的含義,那就是形容一個人無論身處何處總是不滿現狀,他嫉妒他人成就,卻對非我族類嗤之以鼻,他唉聲嘆氣,抱怨連連,卻不敢嘗試改變自己,他用物質麻醉自己,卻因而失去對簡單事物的欣賞感動,也因此丟失原本常掛臉上的笑容。。。。

我承認這樣的觀察過於膚淺,這樣的控訴以偏概全,我也知道有許多有心人在努力挖掘和創造台北的種種美好,也絕對相信這些種種美好的實際存在。只是身為一個老台北,對這個城市有很高的期盼,或許甚至高到不切實際,但還是要說出心中感受,一切只為台北的天空明天會更好!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感想北京


近來譯馬星動,過去一個多禮拜又出了趟遠門,除了過境澳門待了一兩天外,真正的目的地是北京,一個曾經前後居住將近十年,四年前離開,如今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熟悉的是街道,建築,氣候,食物,口音等,北京不是沒變,過去二十年這個城市唯一沒變的,就是它不斷在變,熟悉這個背景的人,一段時間不見,發現這裡高樓大廈又更多了,交通又更堵了,空氣又更壞了,物價又更高了,節奏又更快了,既不感覺驚訝,也不認為那是改變。

陌生的卻也正是這裡的節奏,我這趟的目的是會友加辦事,幾天下來和老同事,銀行,公家機關,中介公司的人員接觸頻繁,他們腦筋動的快,講話條理分明,信息量又大又廣,透過3C裝置傳遞又精又準。大量信息帶來大量機會,大量機會促成大量交易,這裡的人似乎不是正在進行交易,就在醞釀下一筆交易,一個個忙得暈頭轉向,不亦樂乎。

身處這個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頂尖人才聚集的地方,心中下意識冒出一個想法:我落伍了,跟不上時代了!但很快下一個想法跟著出現:落伍真好!眼見這些穿著打扮時尚俐落,言行舉止意氣風發,卻總也掩蓋不住佈滿全身的壓力和焦慮的人們,饒或心中還有那麼一絲遺憾,我衷心為自己早早退出江湖,另闢一個自己挑選的戰場,只和昨日自我競爭的抉擇,感到欣慰驕傲。

是的,北京變陌生了,但不是因為它變了,而是我變了,和老同事敘舊談到熟人近況,有人升官,有人創業,當提到我在台灣當街頭藝人時,原本熱烈的氣氛卻一下冷了下來,大夥似乎突然之間腦袋集體打結,在一片尷尬的沈默中,我知道自己與主流的距離越來越遠。我衷心祝福這個城市,和在此奮鬥打拼的人們前景又大又亮,但曾經全心參與其間的我將不再參與,因為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等著我去做!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澳門掠影


上次到澳門已是將近三十年前,這回再來只認得跨海大橋和老葡京賭場那棟圓形建築,市區和機場附近多了許多高樓大廈,街上人潮也明顯增加許多。暴走兩天下來,得出一個淺顯結論,那就是這裡就像一個小型的香港加上許多賭場。

這兩個曾被不同歐洲國家殖民多年的地方,原宗主國留下一些硬體建設,但在人民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影響最深遠的還是中國,或說的更精準些,中國廣東。這點不止在港澳,走遍全球凡是有唐人街的地方,都大同小異,如此的影響力非關宗教,但相比如猶太或伊斯蘭等和宗教相關的強大文化力量,毫不遜色。

地標大三巴和葡京酒店所在的老市區古蹟保存完善,去年走訪一趟里斯本後,更懂得欣賞葡萄牙式建築風格,連中世紀北非摩爾文化的影響都能識得一二,對於葡萄牙曾經一度身為海上霸主的歷史也有更深刻體認,所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確實不是說假的。

澳門街頭商舖除了賣吃的之外,最常見到的有兩種,一是當舖(押),二是金飾店,賭客輸了進當舖,贏了買金飾。至於當地百姓過什麽生活,做什麽消遣則是個謎,因為整個澳門似乎都只是為外來人口而存在。年輕的計程車司機告訴我這裡平均工資兩萬(台幣近八萬),但物價較高,賺來的錢最好到外地花,他自己每年都到便宜的台灣渡假。

老葡京圓形賭場豪華程度和近年新建的賭場沒得比,卻依舊人聲鼎沸,21點桌前賭客們用廣東話齊聲喊”爆”的聲浪依舊激情高昂,這或許是因為人會懷舊,也或許是中國文化本就講究實用,一樣的遊戲,一樣的鈔票,何必非去新賭場賭?

新賭場的代表非威尼斯人莫屬,雖然早有聽聞,親眼一見仍有脫落下巴的效果,這棟超級巨大的建築物,可說集吃喝玩樂加購物之大成,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將義大利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幾處街景copy/paste到千萬里之外的亞洲小島,不但惟妙惟肖,還比真實的威尼斯少了老舊,垃圾,淹水和臭味,身歷其境拍出來的照片保證張張精彩。

但複製品終究是複製品,真實聖馬可廣場上的斑駁水漬見證這個歷史名城曾走過的興衰起落,鬼斧神工的城市設計說明人類創意無限,典藏在博物館中的藝術瑰寶提醒人們現代的文明進步奠基於老祖宗的文藝復興,而這些都不是澳門威尼斯人美輪美奐的裝飾品所能越殂代庖。

台灣常以美食王國自居,個人倒覺得港澳料理不遑多讓,尤其近年台灣食品有越來越人工添味的趨勢,許多傳統美食的味道改變不少,反觀港澳粥粉面店,數十年如一日供應原汁原味庶民小吃。以早餐為例,澳門的奶茶,豆漿,各式糕點令人食指大動,台灣傳統早餐店大都被內容物越來越可疑的漢堡,三明治所取代,而且,在澳門吃蘿蔔糕吃的是蘿蔔和糕,台灣吃的只有糕。

拉里拉雜說了一堆,小結一下,澳門三大特色是賭,吃和買,如果三樣都愛,就趕快去訂機票,如果只愛賭,這裡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只愛吃或買,不如去香港,而如果三樣都不愛,那就別去了!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公主郵輪石垣島遊記(下)


除了時間長短之外,這兩趟旅程另一個明顯區別是旅客國籍,環遊世界船上絕大多數是白人老外,這回則清一色是台灣客,行為舉止有幾項頗有意思的差異。

台灣客重吃,餐廳總是人滿為患,但凡是需要另外付費的,如酒類,壽司等,基本無人問津。相信這點和行程短有關,因為從長程經驗看來,船上食物雖然豐富,多吃幾天也就那麼回事,時間一長旅客反而懂得節制飲食,以保持體力上岸觀光,這時船上伙食注重營養均衡的特性更加突顯。

外國客愛曬太陽,只要天氣不冷不下雨,泳池邊總是躺滿做日光浴的男女老少,泡水,看書,小憩,發呆。台灣客躲太陽,泳池內通常只有幾個小孩,池邊則基本無人,倒是不少人撐著陽傘在甲板上移動。據說台灣女性骨骼疏鬆嚴重,看這場景不難理解原因何在。

外國客習慣打招呼,與人擦肩而過,總是眼神接觸,點頭微笑,或說幾句問候語,若有回應,乾脆駐足聊天。台灣客熟人間又笑又鬧,面對生人則視而不見,這點在年輕女性身上特別明顯,迎面走來,人還沒到,眼神早已瞟向四面八方,傷透了我們這種大叔的心。人們常用“美麗又大方”形容有吸引力的女生,台灣美眉又美又辣,可惜和大方基本沾不上邊。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擔心自己英文不好鬧笑話,此言差矣!英文確實是當前世界共通語言,但不是所有老外都講流利英語,事實上,這地球上大多數人都和我們一樣母語非英語,講不輪轉很正常。不管和哪國人溝通,最有效的語言永遠是微笑,再加上少許英文和一堆比手畫腳,重點是誠心誠意,不是烙英文!

外國客穿著打扮大都很簡單,以實用為主,台灣客更重視美觀和身分,女遊客上岸觀光,在大太陽下長途跋涉,穿的一個比一個妖嬌美麗,很難不令人為她們擔心鞋太高,粉太厚,穿太多,穿太少。反而到了該穿著正式的晚宴場合,男旅客可能較不習慣西裝領帶,大都顯得過於輕鬆休閒。

台灣客習慣集體行動,達人說什麼好吃好玩,大夥一窩蜂跟隨,少有人願意主動嘗試新奇,結果船上有幾個餐廳永遠客滿,另幾個無人光顧,更離奇的是,有幾場秀高朋滿座,另幾場小貓兩三隻。外國客習慣自己做功課,單獨行動,銀髮族與老伴同行,甚至一人成團,台灣銀髮族大都有子孫相伴。

總體說來,不止是郵輪,台灣旅客在國際間給人的印象還是相當正面的,以上幾點無關是非對錯,關的是文化和生活習慣,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互相漏氣求進步!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公主郵輪石垣島遊記(上)

上禮拜參加號稱三天兩夜的郵輪行程,從在基隆上船到下船實際時間不超過48鐘頭,即使如此,依然能達到完全脫離平日生活的境界,郵輪公司那句宣傳口號“escape completely”確實不是喊假的。有這種感覺是因為兩天內不但逛了外國(日本),看了四場秀和一部電影,游了兩次泳,甚至還跳了一場舞,忙壞了!

這是我倆繼去年105天的環遊世界旅程後,第二次搭乘遊輪,雖然不是同一條船,卻是雙胞胎,除了地毯顏色外,幾乎一模一樣,踏上船的那一刻,不開玩笑,真的有回到家的感覺。更有意思的是這兩趟碰巧是所有郵輪行程中最大和最小的兩個,立馬產生以下幾個明顯對比。

短行程刺激忙碌,活動一個接一個,只要願意,連覺都可以不睡的徹夜狂歡,平時工作繁忙,沒時間規劃長假的白領上班族,只要拎個背包跳上船,一個完美短假期就此展開。三代同堂的遊客也可以利用船上五星級的服務來一趟輕鬆寫意的親子遊,雖然上岸觀光沒什麼大景點,“玩船”本身足可值回票價。

長行程與其說是旅遊度假,更像是“換個地方過日子”,在船上待一周以上,新鮮感早被熟悉,安全,便利等感受所取代,但和陸上生活最大不同點,就是上岸地總是一個陌生的國家或城市。想像一下,平時住在熟悉的社區,作息固定,但每次打開大門,接觸到的卻都是不同的街景,路人,氣候,語言,和文化,get the picture?

因為所需時間和費用的關係,長行程明顯較適合銀髮族,但只要可能,我還是很推薦年輕人嘗試,因為即使郵輪每個地方只停留一天,卻是能在最短時間內,覆蓋最大地理範圍,使人眼界大開的旅行方式。換句話說,它廣而不深,如果能和其他傳統旅行方式交叉行使,堪稱完美!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人生勝利組?

可不可以拜託媒體不要再用“人生勝利組”稱呼殺女友的年輕人了!他只是會唸書,會考試而已,真正的人生勝利要件:誠實,勇敢,堅毅,思辨,同理心,豁達,他擁有哪一個?

發生這種事,大夥不探討家庭,心理,價值觀,只關心學歷,工作,外表,令人為這個社會有比為當事人更多的悲哀和失望。

專家形容“恐怖情人”的特徵包括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更令人不禁懷疑這真的只是一個難以複製的個案,還是我們生活四周充滿類似的未爆彈?

為人父母師長者,我們是在用哪一套勝利標準教養,影響,下一代?這個狀似越來越富足自由的社會,到底是在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在台灣生活久了,最好出去走走。。。。

前陣子在泰國芭達雅待了一個禮拜,每天只做幾件事:慢跑,泡海水,泡泳池,看書,按摩,看dvd。時間轉眼即逝,回想剛到時卻又好像很久以前,有這種奇妙感受,是因為身心在這一個多禮拜中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身體上,每天起碼兩堂體育課使人通體舒暢,但其實平常在台灣運動時間也不少,效果卻沒那麼好,差別在接觸大自然,海邊渾然天成的空氣,陽光,海水,花草樹木,不是擁擠的市區空地,或不見天日的健身房所能比擬。這段時間吃什都好吃,老婆平日偶爾失眠,在這天天一覺到天明,連午覺都睡得又香又沉。

更大的變化在心裡,平時不容易專心,看書速度奇慢的我,把帶來的三本小說一字不漏看完,反倒是平時早已習慣的台灣電視新聞,偶爾上網一看,不到十分鐘就無法忍受它的高亢和誇張。思索原因,環境在潛移默化間對人產生影響,形成慣性,久而不聞其香臭,偶爾抽離現場,才有新的體認和選擇。

就像溫水煮青蛙,台灣媒體環境近年來發展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對國際大事不理不睬,名人八卦,消費資訊,卻能引發各種口水大戰。這樣的氛圍造成社會越來越封閉內視,理盲濫情,人們越來越尖酸刻薄,悲情自憐,而即使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看電視,卻仍無法完全避開生活環境的耳濡目染。


事實是,台灣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和國際相比,一般人生活水準高於平均,快樂指數卻低於平均。而要讓水中青蛙知道自己究竟身處何處,最好的方法就是跳出去,親眼見識一下鍋外的世界。。。。這就是為什在台灣生活久了,最好出去走走的原因,別的不說,起碼可以清除掉一些累積多時的身心垃圾!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青世代 vs. 熟世代?

聯合報前幾陣子連載一個名為《時代圖像大調查》的專題報導,方法是將全台灣的成年人劃分為青世代(18-40歲)和熟世代(40-65歲)兩個族群,人數各約為800萬。

把調查內容做個簡單總結就是:青世代懶散,熟世代勤奮;青世代創新,熟世代傳統;青世代不滿足,熟世代知足;青世代不負責任,熟世代負責任。這個結果似乎頗符合一般人的印象,但如果要因此做出台灣社會存在著生活方式,價值體系迥異兩個族群的結論,倒也未必!

個人認為影響調查結果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經濟,二是科技。熟世代經歷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大都擁有家中的經濟權和話語權。青世代受薪資凍漲和房價狂飆的影響,經濟獨立不易,人生大事處處受限於家長,自然容易養成不負責任習性。

過去二十年科技快速發展,成長於其間的青世代生活不可一日無3C,較不熟悉電腦的熟世代因此認為年輕人“有創意”是曲解了創新的意涵,回頭看看,無論政經藝術各領域,近年來表現並不比以前更有創意。

說穿了,台灣所謂的青,熟世代,不過是成長在不同環境下的同一種人,一樣崇尚唯有讀書高;一樣生活為工作,而不是工作為生活;一樣只要有回報,就會勤奮負責;一樣不肯放手讓子女自主成長;一樣以豪宅名車作為人生奮鬥目標。

也就是說,現在的青世代很快就會變成和現在的熟世代大同小異的熟世代,現存包括貧富差距在內的社會問題卻很難得到改善,甚至更糟,到時再出現幾個更激烈的學運將一點都不令人驚訝。

媒體做這樣的調查是好事一件,但顯然沒有碰觸到問題的本質,只有當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社會基本價值觀該不該改,能不能改,如何改變時,才是釜底抽薪解決問題的契機。。。。只是不知這樣的要求是不是太多了一點?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吃薑母鴨有感

氣溫稍涼,到家附近的薑母鴨吃晚飯,這家以炭火瓦甕為特色的連鎖餐廳生意很好,不到六點就已高朋滿座,我隔壁桌坐的是兩位三四十歲的婦人帶領三個五到十歲之間的小孩,兩男一女。

大人邊吃邊聊天,小孩大概早已吃飽,在旁玩成一團,後來越玩越開心,先是站起來,接著圍著桌子追逐打鬧,過程中幾次撞到我的桌子,我往旁邊挪了一下,然後向兩位大人說小孩靠近炭火危險,其中一位於是兇巴巴的警告小孩不准跑,換來三人同聲抗議,有的說:又不是我!有的說:是他推我!等等。

總之,被罵後,三個小孩安份了幾分鐘,沒多久又開始跑來跑去,大人則是若無其事,照吃照聊。眼看這狀況,我倆乾脆草草結束,起身付賬走人。

八年前我離開服務二十多年的外商石油公司,工作內容早已忘光,但有兩件事始終未曾忘懷,一是誠信,二是安全。

一直記得是因為公司特別注重這兩件事,職業生涯中我見過工作表現不佳,卻不斷被賦予改進機會的員工,見過策略失誤造成公司賠錢,卻反被升職加薪的員工;也見過撒謊卸責而遭受嚴厲懲罰的員工,更見過行為不符安全規範被直接解僱的員工,理由是不但危害自己,也可能傷害別人,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

多年來,我對公司許多制度和做事方法有意見,但對將這兩件事置於至高無上的態度,倒是完全心悅誠服,即使離開職場多年,始終將它們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

或許鄰桌的那三位小孩都是人中龍鳳,長大後進台大,哈佛,得諾貝爾獎,光宗耀祖人人誇,但起碼對我來說,可一點都不希望成為像他們這樣,缺乏道德感和安全意識的人的同事,也不期待結交這樣的朋友,如果他們碰巧在職場上成為我的屬下,恐怕連試用期還沒結束就被掃地出門。

台灣最近災難頻傳,受難家屬的畫面看了令人傷心難過,來自各界的大量援助證明這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社會。但每次在救災,究責之餘,我們是否想過,如果相關人員有足夠的安全意識,並且勇於任事,不推諉卸責,其實多數災難都是可以被防患於未然的?

事實是,我們的教育,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對於誠信和安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格,以餐廳裡鄰桌的兩個大人為例,我絲毫不懷疑她們對小孩的疼愛,以及平日管教的嚴厲,卻也不得不說,她們的價值觀極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下一代的生活幸福,甚至,說嚴重點,成為下一次重大意外事故的幫兇!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藝人生涯不是夢

幾年前搬回台灣定居高雄,住在文化中心附近,經常去那裡看展覽,表演,和運動,某天見到一群人將中心四周圍得滿滿,有人唱歌,跳舞,有人變魔術,甩火球,好不熱鬧,上前一問才知道他們正在考街頭藝人執照,我之前從不知當街頭藝人需要執照,覺得很有意思,當場也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念頭。

接下來幾個月製作歌本,添購裝備,做好各種準備,卻沒想到考試現場各類大型音響將我的入門級小音箱徹底淹沒,敗下陣來,半年後捲土重來,新添的設備依然不敷使用,再度無功而返。經過這兩次,有點心灰意冷⋯⋯,自問如果始終考不上,還唱不唱?而答案既然是:當然繼續唱!那何不繼續考?又過半年,考試來臨前,靈機一動,跑去租了半天大音響專門應付考試,果然輕騎過關。

拿到執照後,特地挑選愛河邊一家露天餐廳前做為表演場所,那裡燈光好,氣氛佳,雖然人流不大,但和我愛唱的英文老歌搭配得宜。第一次街頭獻藝,超緊張,加上不懂如何控制現場氣氛,和聽眾互動等,一晚上下來唱得我頭昏眼花,不知所云,結束後卻為跨出這一步感到無比欣慰驕傲。

至今唱了一年多,一週一次,一次兩三個鐘頭,雖然歌路在高雄算是冷門,居然也培養出一小批粉絲,固定時間常來捧場,有些人點歌,有些人偶爾撂下一句如“舒服的夜晚”,“勾起美好回憶“,“很好聽”之類的話,總能令我高興好幾天。

至於打賞,雖不是做這件事的動機,卻是能否打動聽眾的指標,目前為止平均一場約一千元。最高紀錄是一個聖誕夜,入賬兩千多,最低記錄是一個飄著小雨的冬夜,我對著空蕩盪的愛河嘶吼兩個鐘頭,一位路人路過丟下四十塊,是那天全部收入。哦,對了!自從開始當藝人,我家就有用不完的銅板。

八年前離開職場後,投資理財以保守穩健為主,平日生活開銷主要來自定存和基金利息,前陣子銀行理專打電話提醒我已許久沒動過賬戶存款,才突然驚覺,平時只顧著做喜歡做的事,沒想到做這些事居然還能賺錢,更沒想到把這些拉里拉雜的版稅,打賞,演講費加起來,已經足夠應付平日生活所需。

從過去在職場上被人稱作田董,田總,到現在以老黑為名在街頭賣藝,我的金錢收入少了許多,獲得的樂趣和充實感卻增加得難以估量,這就是從事職志的功效,也印證了我從前並不完全理解的一句話:“財富不見得能帶來快樂,快樂卻經常能創造財富”!
更多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房間裡的大象


前陣子台灣社會發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南港輪胎的一位協理收賄近二十億,包括被警方在家中找到兩億現金。媒體報導重點大都放在這位協理和家人生活簡單樸素,鄰居驚訝他怎會那麼有錢,以及放置兩億現金需要多大空間,重量多少等。

這則新聞看得我匪夷所思,嘖嘖稱奇,坦白說,錢財人人愛,令人百思不解的倒不是他為何鋌而走險,而一是他辛辛苦苦搞那麼多錢到底為什麽?二是他和老婆都早已年過六十,此時不花錢,只怕以後也沒命花了,為什麽不早點退休享受人生?

三是我連處理兩個國內賬戶都嫌麻煩,他在海外有五十個戶頭和一個人頭公司,不焦頭爛額才怪,哪來生活品質可言?四是台灣媒體一向嗜血,為何對他的家庭背景,犯案動機,精神狀態等不加分析報導?

回答這些問題其實不難,說穿了,這位老兄賺錢的目的就是賺錢本身,而不是為滿足需求,他能賺就賺,不賺白不賺,永遠賺不夠,不賺就不知做什麽。事實是,他的價值觀和社會主流差別不大,也正因如此,媒體懶得深入研究,而觀眾在對堆積如山的鈔票發出驚嘆之餘,同樣未察覺有何奇妙之處。

這是個標準的“房間裡的大象”現象,所有人都看見了,卻全都在潛意識中選擇忽視它的存在!

相信這事很快就會被大家遺忘,但我認為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越學運,國教,選舉等被大肆報導的事件,原因是它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面對這類現象,如果始終不能看清它的荒誕不經,後果即使不像那位協理一樣被關在監牢裡,也幾乎避免不了被金錢堆成的無形牢籠桎梏終身。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自己的海鮮自己吃


 
昨天和老婆一起上Costco買菜,我拿起一瓶罐裝海鮮正在看標籤時,一位婦人湊上來問:吃過嗎?我點點頭,她接著問:好不好吃?我愣了一下,然後說:我覺得不錯,你覺得怎樣要自己嚐嚐才知道!
 

向有經驗的人徵詢意見很正常,有時人家問我們,有時我們問人家,問者獲得有用的資訊,答者助人為樂,皆大歡喜。但如果牽涉到主觀感受時,這事似乎也該有個界限,個人喜好不同,拿別人的偏好當成自己的判斷標準,除了可能陷人於不仁不義之外,對自己也沒什麽實質幫助。
 

《懶人大旅行》出版後,常有人問我有關郵輪旅行種種,還有人稱我為“郵輪達人”,我非常樂意和大家分享旅行經歷和個人看法,如果不知道答案我就說不知道,但還是有些問題讓我搔首弄姿半天講不出話來,例如:哪裡好玩?哪個景點漂亮?買什麽?貴不貴?帶什麽行李?如何打發時間?。。。。
 

事實是,我們所處環境極端不鼓勵嘗試,效法他人風險小,錯了還可以怪罪別人。但凡事隨大流的代價很高,因為人要實現自我,活出精彩,就必須動手探索未知,雖然結果必然包括犯錯和失敗,但由此獲得的,才是如假包換,最有價值的人生經歷!
 

其實我只坐過一次郵輪,吃過一次罐裝海鮮,一點也不“達”,而就算我坐過一百次,吃過一百次,也沒辦法替代別人的主觀感受。我衷心希望那位Costco的太太把海鮮買回去,吃了以後發現很難吃,於是把那天遇見的怪叔叔痛罵一頓,然後從此養成樂於親自嘗試的習性,邁向真正屬於自己的樂活人生!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人一生一定要來一趟大旅行

在完成105天,搭乘郵輪環繞世界一圈的行程之前,我倆就經常旅行,過去八年,平均一年二至三個月,大都採用自助背包客的方式,每次時間從十天到一個月不等,足跡所至,五大洲中除了非洲之外,全都到過。由此可見,我倆花在旅行上的時間不可謂不長,覆蓋範圍不可謂不大。

即使如此,心中卻一直有一個遺憾,我想從事一趟真正的“大”旅行。和一般旅行不同的是,大旅行的時間必須夠長,去的地方必須夠多,人的生活方式必須夠怪,自然景象必須夠奇,把這些元素加起來,也就是說,我期待的是一趟能夠讓我深入觀察,思索外在世界,並以此為鏡,反省,認識自我內心的旅行。

這事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年過半百,要我像真正的背包客一樣上山下海,隨遇而安,一兩個禮拜還勉強,再長就得豎白旗投降。體力不堪負荷之外,腦力也無法承擔規劃各式陸海空交通,和應付各種突發狀況的壓力。就這樣,一年拖過一年,年齡越來越大,大旅行與我越來越遠。 

兩年前一個偶然機會聽人提起郵輪旅遊種種,心中奄奄一息的大旅行夢突然活了過來。想想看,不管去多少地方,多長時間,總是住在同一艘船上,睡在同一張床上,而且這艘船是活動的,能帶我逛五大洲,七大洋,不用趕飛機,拖行李,船上生活飯來張口,茶來伸手,而全部這些只要不到傳統旅行一半的價錢,天啊!夫復何求? 

即使如此,我還是猶豫了將近一年才決定“下海”,人很奇怪,沒完成的夢看起來都很美,一旦發現離自己越來越近,才發現原來也有各種不完美的地方。費用就是其中一個,這麼大的行程,一個人七八十萬的花費或許不算太貴,但誰規定有錢就一定得花在旅行上呢? 

我在內心和自己鬥爭許久,想過不少其他替代方案,例如一部紅色的BMW,一張高爾夫球證,幫老婆買奢侈品,或乾脆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等。同時我也不斷徵詢那位,被我形容為“身體內流有吉普賽人血液”老婆的意見,並且最終被她始終堅持的一句話給說服了,那句話就是“人生經歷大於物質擁有,去旅行吧!” 

這趟在澳洲雪梨上船,雪梨下船的航程,帶我們去了三十幾個國家,四十幾個城市,郵輪旅行最大的缺點就是“走船看花”,停留時間短,難以深入了解陌生地方,但卻也因此得以覆蓋廣大地理範圍,使得國與國,洲與洲間的差距透過在短時間內的對照比較,越發清晰易見。 

打個比方,我過去曾分別到過歐洲和美國,談起這兩地的差別,以前我大概只會說“美國黑人比較多”,這趟經過在歐洲一個月的停留洗禮,來到美國,感覺就像到了另一個星球,不管地理,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有顯著的差異。這就是郵輪的特性,深度雖然不夠,卻能提供傳統旅行難以達到的廣度。 

旅行結束,我將整個行程的前因後果,心路歷程,以及一路所見所聞寫下來,連同老婆一路用畫筆留下的記錄,和一些精選出來的照片,集結成書,幾個月前出版,名為《懶人大旅行》。在結尾部分我寫了這樣一段話:實現夢想的關鍵,不是離目標有多遠,不是途中有多少障礙,是對達成目標的渴望有多強烈!

我從這趟旅行中學到有關這個地球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知識,比過去五十幾年總合起來還多,它不但讓我感受到世界很大,不可以井觀天,劃地自限之外,也讓我理解到世界很小,只要願意跨出舒適區,真誠待人,地球不過是個小村落,天涯若比鄰。最重要的,它讓我再度確定:人一生一定要來一趟大旅行!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十二年國教怪象?

今早看報有三則和高中入學相關的新聞,一則說放榜後,憤怒的學生家長因為子女無校可念而上街抗議,二則說許多高中因為擔心招不到學生而努力搶人,第三則說台灣尼特族(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終日無所事事的青年族群)人數達到47萬。

怪了,一邊說沒學校念,一邊又說招不到生,怎麼回事?想起前兩天看電視,記者問一位抗議家長“有這麼多社區高中,為什麽說沒學校念?”,受訪的女士一臉不可思議,氣急敗壞的回答“那些學校,你自己看看,能念嗎?”。

我不知道她指的那些學校是不是專教殺人放火,否則為什麽不能念?台灣社會幾十年來把學校和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早已落後於世界潮流,不符時代需要,好不容易往適才適性跨出一小步,又碰上一堆似是而非的阻力。

現實情況是,台灣幾乎所有年輕人都是大學生了,結果就業率不但沒提高,競爭力沒變強,還有每下愈況的趨勢。如果因為大環境不好,一時受拖累情有可原,淪落為既無力可⋯⋯戰,又無心戀戰的尼特族,那就算拿幾個博士學位又怎樣?

家長望子成龍天經地義,但如果不能改變唯有讀書高的陳腐觀念,不但子女難成龍鳳,搞不好還因為施壓偏差教養出下一個鄭捷。而就算祖上積德進了明星高中,不知為何而戰的主人翁長大後,恐怕也只能帶領這個社會走向更深的沉淪。

我不懂教育也沒有小孩,照說沒資格發表意見,但我知道一件事:如果比較一個學業事業順順利利,月薪幾十萬的外商高管,和另一個愛寫文章,喜歡創造分享,偶爾在街頭唱歌賣藝的無業遊民,誰的生活較快樂?對社會較有貢獻?人生較有意義?答案很清楚:是認識自己,活出自我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