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菲律賓風情畫(上)

說到菲律賓,我們的腦海里會冒出什麼東西?總是吃個沒完,說個不停的“瑪麗亞”們?皮膚黝黑,體格健壯,但似乎不太友善的建筑工人?能歌善舞的西洋音樂樂團?動蕩不安的政治局勢?。。。。如果問包括我在內大部分臺灣人對這個近鄰國家的了解程度,答案是:太少了,少到令人慚愧!

拋開刻板印象,一周前我再次來到菲律賓。雖然以前工作關系曾數度造訪馬尼拉,但過去幾天行走於此,才讓我首次真正對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人文風情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

從地圖上看,七千多個島嶼組成的國家就像是片摔碎在海面的玻璃,面積加總有差不多八個臺灣這么大。全國資源集中在人口一千萬的首都馬尼拉。馬尼拉市區新舊交雜,存在不少貧窮臟亂的角落。最普遍的大眾交通工具是一種叫做吉普尼(Jeepney),大約可乘二十人的車輛。這些車輛是過去駐菲美軍離開後留下的吉普車改裝,本地人把它們裝扮得花枝招展,形成市區里一道很搶眼的風景線。吉普尼在路上隨叫隨停,旅游書上建議觀光客不熟最好別坐,我心想大不了迷路,坐了好幾回,倒每次都對了,省錢之外,對本地生活更多了許多體驗。

菲律賓的人民以馬來族為主,夾雜原住民,中國,西班牙和美國等血統,混得很厲害,所以從面相看,不容易歸納出一個特定典型。一般來說,菲律賓人個性隨和,喜好玩樂,愛說愛笑,音樂和運動天賦很高。大街小巷到處可以見到人哼哼唱唱,而且唱的都很好聽,大街小巷也都可以見到人們玩籃球,而且玩的技巧都很高,可惜一般菲律賓人個頭不夠高大,否則國家籃球隊一定可以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或許這種fun-loving個性的另外一面就是對工作的懶散態度。在馬尼拉,除了中國城一片欣欣向榮之外,其他地方的經濟活動顯得有氣無力,中小型商店很不發達,服務人員的工作效率相對緩慢低效。在這里想要找個中檔餐廳吃地道本地食物不容易,多的是極低檔的街邊小販,衛生條件差得連我這個一向為美食甘冒風險的人都得倒退三步。還有就是滿街毫無特色的速食連鎖店。不過,在我費了不少力氣總算吃到所謂的本地美味後,發覺其實餐廳難找也不算太大損失,因為滋味實在沒有太多令人驚艷之處。

中國城的華人后裔大都經營生意,到處是銀行,銀樓和餐廳。他們住在鄰近華人投資興建的高級公寓,穿戴著華人銀樓打造的金銀戒指項鏈,日夜不停的精打細算,為賺取利潤犧牲其他在所不惜。再回頭看看中國城外一般食衣住行都很簡陋,卻唱歌打球,樂天知命,神經大條到讓人發急的一般人民時,一時之間,很難做出孰是孰非的判斷。

菲律賓的近代史和亞洲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也因此造成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和其他亞洲國家大異其趣。它從16世紀起被西班牙殖民330年,接著又被美國直接間接管理了50年,是亞洲第一個實行西方政治制度的國家。表面上看西化程度很高,但再仔細一瞧,骨子里重家庭,講關系的典型亞洲價值觀依然根深蒂固。西班牙人留下最明顯的東西是宗教,全國九成以上信奉天主或基督教,平時呱噪過動的人們進得教堂,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嚴肅虔誠。

美國人則是試圖把菲律賓全面“美國化“,產生的結果是在60/70年代經濟發展在亞洲僅次于日本,領先日後才出現的四小龍。基礎教育發達,人民普遍講美式英語,聽美國音樂,看美國電影。可再接下來的幾十年,外來和尚再會念經,依舊碰上嚴重水土不服。馬可仕二十年強人政治雖然最終被被人民推翻,可已經造成經濟發展不進反退,家族當權,貪污腐敗,外債高筑,貧困滋生,各種問題不一而足,直到今天,當年挖下的大洞都還沒被完全填平。

這期間順帶有被西方控制四個世紀以後,期待復興傳統文化的”尋根“情緒。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里遇見稍有年紀的人,說英語都很自然流利,反倒是年輕人,就像許多其他亞洲國家一樣,一開口搔頭摸耳,結結巴巴,明顯不是經常使用。現今世界,西方文化強勢,英語程度往往代表個人以至整個國家的競爭力,非英語國家大都致力學習英語。但傳統語言文化更是國家民族安身立命的依托,當兩者產生沖突的時候,需要很高的智慧解決問題。

來之前就有人警告我菲律賓治安不好,小則偷竊,嚴重的是頻繁發生的綁架,再加上原來就不是很正面的刻板印象,在和當地人接觸時帶有不小戒心。問過幾次路後,才發覺一般人非但不可怕,簡直就是熱情奔放。可同時也經歷過被街頭小乞丐追跑叫囂的事件,讓人不敢全然放鬆,而街頭超市銀行門口必定駐有荷槍實彈的保安,更增添不安氣氛。體會之後這些現象不難理解,菲律賓人天性淳樸樂觀,愛幫助他人,可是嚴重的社會不公,貧富對立造就了一批無所顧忌的社會邊緣人,甚至還有和政府對立的恐怖組織。

是的,我對菲律賓這個鄰居的了解太少,誤解太多了!接下來還有一周行走於這個奇妙的千島之國,期待更多的奇妙發現。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過年

除夕當天搭乘火車上台北過回台後的第一個,也是人生的第五十個春節。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的新衣新帽,紅包玩具。年歲漸長,過年更重要的功用是放長假,可以出外渡假散心,疏解工作辛勞。步入中年,雙親老邁,全家團聚成為過年的焦點。年還是那個年,代表的意涵不停在變。

不變的是吃吃喝喝。剛到當晚年夜飯就喝多了,吐的稀里嘩啦。初一初二接著喝。無論怎麼勸老媽別準備那麼多年菜,她總聽不進去。為省事特意從餐廳叫來的現成年菜也被她冷落在一旁。當連續幾天,看著那些似曾相識,且已回鍋好幾次的大魚大肉一再出現在餐桌上時,不需要喝酒就能達到接近喝多了的效果。

現代人工作忙碌,和親戚朋友平時難得見上回面,過年相聚令人期盼。可碰面時歡笑不斷,過後卻經常越感失落。原因似乎是大夥交流的話題總是些和切身不怎麼相關的事情。外表光鮮亮麗的人們,生活中最自然的喜怒哀樂,曾幾何時,成了社交場合引發尷尬的禁忌。平時戴著面具過日子久了,別人不記得,甚至連自己都忘了自己的真實模樣。

不談喜怒哀樂談什麽?談吃喝玩樂唄!哪家餐廳永遠排隊,哪個產地紅酒高貴不貴,哪個新開發景點不為人知,哪個品牌服飾電器物超所值。。。。相同話題在不同人群間不斷重複,似乎這些就是現代生活中需要被關心的所有事情一樣,又或許人們只是用它們來掩飾因為缺乏精神追求造成的內心空洞焦躁?

大年初一,來到龍山寺附近湊熱鬧“走春”。一年之初,人們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帶來好運,認真投入的程度從廟中鼎盛的香火,香客們虔誠的面容,可見一般。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幾十年來不停祈求中彩券大獎不成,開始向老天抱怨。老天被怨急了,回他:不是我不幫你,但你得先去買張彩券啊!”無論人們追求的是人世間的功名利祿,或是形而上的平安喜樂,如果不付出該付的努力,又憑什麽只因為跑得快搶得頭香或恪遵宗教儀式禁忌就要求老天賜福?

研究幸福學的專家說:快樂人生是由許多有節制的享樂(pleasure)和充分豐富的喜悅(joy)組合而成。其中享樂指的是吃喝玩樂和精神上的短暫陶醉,譬如看本書或聽場音樂會。而喜悅則是全身心投入一項發揮所長以克服挑戰的活動過程,譬如演奏樂器或種植園藝。現代人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享樂,但每每說到能夠產生喜悅的活動時,太多的人要不視而不見,要不努力說服自己不具備任何過人的才能天賦。怪哉!悲哉!

時代變了,環境變了,人心變了,可老天沒變,始終公平無私的賦予全天下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人格和特性。剩下的,就交給人們決定是否要去買屬於自己的“彩券“。沒有變的還有流逝的時間,隨著年歲增長,越來越清楚人生方向,或是越來越偏離真實自我,經常也只是存乎人們的一念之間!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熊表叔

我的表叔熊志良,祖籍江蘇,比父親小兩歲。和父親一樣,1949年隨行伍來到無親無故的臺灣。不出幾年,父親在台另組家庭,生養我們四個。老實的表叔大概為配合反攻大陸指日可待的號召,遲遲沒有娶妻生子。

父親愛聚餐喝酒,小時家中經常高朋滿座,叔叔伯伯們喝到面紅耳赤是常有的事。有時我們幾個小蘿蔔頭還會點評一番某伯伯酒品好,喝多了就掩面休息,某叔叔就不行了,哭鬧叫罵,一樣不少,大有憑一己之力完成反攻復國大業的氣勢。表叔總是置身事外,大部分時間面帶微笑,安靜坐在一旁。等到情勢混亂到不可收拾的時候,他就會離開餐桌,跟在一旁看熱鬧的我們講話。

其他叔伯們會用長輩慣用的態度和我們打招呼,頂多漫不經心閒扯兩句。表叔不一樣,他講話慢條斯理,很有耐性,雖然嚴肅但不令人害怕。即使年幼,也可以感受到他對小孩們的真心關切。他最在意我們的課業,考試成績好,他比我們自己還高興,不好,比我們還憂心。有時父母親脾氣來了會罵人打人,表叔從來沒有一句重話。

表叔寫得一手好字。他教我們認字寫字,引導我們看課外書籍。逢年過節過生日,其他長輩發紅包給我們,或送些刀槍洋娃娃類的玩具,表叔必定送文具或書籍。小時候我們用過質量較好的鋼筆,紙鎮等文具用品都是他送的。我百讀不厭,像是“中國成語故事”類的好幾套兒童叢書也都是他給的獎品。他還給我們寫信,看著他一絲不茍的筆跡呈現在印刷精美的稿紙上,我的回信自然也不敢馬虎。

對表叔的記憶雖然深刻,但卻短暂。我小學還沒畢業表叔被調到臺灣最南端的屏東。後來聽說他終於結婚了,還領養一個女孩,又過一段時間,聽說他老來得子。接下來的日子我忙著長大,升學,成家,工作。。。。表叔仍偶爾給家裏寫信,字跡依舊剛勁整齊,只是信封上陌生的寄件地址:“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和我的心理距離大概就跟到月球差不多。

前年父親過世,表叔身體不好沒來台北參加葬禮,打電話對母親表達哀悼。我接過電話跟將近四十年未曾謀面的表叔致意。說來奇怪,電話中表叔的聲音竟是如此熟悉,就像前幾天才談過話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我第一次聽見說話沉穩的他在電話中泣不成聲。

半年前我從旅居多年的北京搬到高雄,打算好好體驗南台灣的熱帶風情,其中墾丁是必到景點。就在自駕車快到目的地前,路標上出現 “牡丹”的標示。。。。原來在這裡!對表叔的回憶忽然湧現,但沒帶電話地址,心想下次一定要再回來。一晃幾個月,前陣子媽和哥到高雄看我,說起這事,哥說:要去快去,否則可能來不及了!經此提醒,雖然仍然沒有聯絡資料,我決定碰碰運氣。

幾天前直接來到牡丹鄉公所打聽,出乎意料,幾乎所有人都認識表叔。更意外的是:表叔去年七月過世了!順著指引,我來到他的住所,見到從未謀面的表嬸。語言關係,我們溝通並不順暢。幸好鄰居太太帶著三個小孩來串門子,當上了翻譯。說起她口中的熊伯伯,鄰居太太用帶著濃濃原住民口音的國語重複了好幾次:“他的愛不自私”。我問為什麽大家都認識表叔,她說,不止本村,連村外的人都知道這個老芋頭特別喜歡小孩。我跟她說表叔小時候對我們很好,說著說著,卻沒能控制住自己的鼻涕和眼淚。

離開他家,我特意在村子四周繞了一圈,停留了一會。漸漸的,我似乎能“看”到表叔過去四十年的生活。。。。公路開通前,這個位於山腳下的村落必定相當偏僻。當地居民,包括表嬸在內,清一色全是原住民。表叔來到這裡,語言文化差異大,但樂於助人的他依然能夠贏得族人尊重,融入當地生活。這裡山清水秀,雞犬相聞,典型的世外桃源。以前我還納悶為何他不偶爾來台北走走,見這景象,豁然明了,有什麽生活中需要的東西是這裡沒有的?

不知為何,回來這幾天心中一直惦念著表叔,直到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才突然領悟到一件事:經過一番摸索,現在的我把寫作當成職志,啟蒙導師正是表叔。我最早的閱讀是他指引,最早的寫作是寫信給他。即使經過長時間荒廢,種下的因子從未消失,到今天才有繼續茁壯的機會。在教育資源缺乏的原住民村落,又有多少小孩因為表叔的幫助鼓勵得以識字閱讀,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汲汲營營這些年,沉澱下來,我想跟表叔敘敘舊,向他報告成績;我想親口告訴他對我人生的影響,表達心中的感念,但這一切都因為我的怠慢而不可得。等了四十年,晚了幾個月,這是老天的諷刺還是懲罰?一時之間,我愧疚的不能自已。沉靜以後,我告訴自己,表叔不會怪我,他從不怪罪人。認識他是我這輩子的福氣,但表叔比我更有福,因為。。。。他的愛不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