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台北房價是在貴什麽意思?


最近有調查指出,台北市房價收入比超過15,世界第一,新北市不遑多讓,排名第三,各方檢討大都指向政府打房不力。個人倒不覺得政府該負主要責任,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決定房價的最重要因素永遠是供需,法令只能減少投機,像紐約,倫敦等大城房價之所以高,正是因為來自各地人們湧入使用教育,就業等資源,高需求自然形成高房價。

我認為台北房價比其他國際大城更貴,是因為兩個具有台灣特色的因素,一個是一般人對房地產“擁有重於使用”的價值觀。房子是用來住的,但在台灣比住更重要的功能是增值,過去幾十年歷史證明只要在台北買房幾乎穩賺不賠,而且賺錢速度比其他方式都快,事實是台灣多數有錢人財富累積和房產買賣關係密切。

國外大城房價高,租金也高,租金和售價本來就應該密切掛鉤,但台北的租售比數字會讓外人看了大吃一驚,因為相較於房價,真正反應房地產使用狀況的租金低得離譜。換句話說,外地人進入台北居住的障礙其實不是使用房屋,而是為了要增值而必須擁有房屋。

另一個原因是一般台灣人對社會階級,和生活品質的看法。陳文茜前陣子寫了篇文章名為《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文中立論根據在於年輕人需要在台北工作才能進入人生勝利組,她說:“如今在台北擁有一間像樣的房子,已經成為台灣整個社會階級的象徵,在台北沒有一棟房子,代表你的孩子皆是魯蛇們”。

國外大城也有許多來自外地的人群,但在市區落地生根的並不多,原因是大城市整體生活品質不佳,擁擠,噪音和污染嚴重,人際關係緊張等。有意思的是,這點似乎完全不影響台灣人,大家認為住家環境越熱鬧越好,住百貨公司隔壁最好,而只要兩千三百萬人繼續前仆後繼的想讓自己成為天龍國一員,台北房價就還會繼續漲下去。

價值觀這種東西無所謂是非高低,就算台北房價只漲不跌違反所有經濟學原理原則,也不能因此說以上所談的台灣特色是錯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其中必有值得我們探討反省的地方,例如:

一,身家增加不代表財富增加,有句話說“擁有金錢的唯一好處是使用它”,見過太多台北所謂的有錢人將大部分財產坐在屁股下面,隨房價不斷上漲,紙上財富不斷增加,卻終其一生難得使用。許多年長者打算將房產留給子孫,我還認識一位想將房產賣掉後出國的人,朋友警告他:一旦賣掉,就很難再搬回來!這或許是事實,但另一個事實是:如果不賣,他就永遠享受不到增值的紅利。

二,人往高處爬,全台灣的人都想在首善之區台北擁有一席之地不難理解,那何不將眼光放得更遠一些?如果住台北代表成功,住紐約,倫敦是不是更成功?有人說那是洋人地盤,其實不然,走一遭這些地方,會發現什麽國家的人都有。國際都會歡迎全世界有本事的人,房價也是被全世界炒高的,反觀台北,大概是房價被自己國人炒上天的全球唯一案例,一定程度反應我們的封閉內視。

說說個人經歷吧!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市人,一直住在父母家,三十多歲跑到汐止買了間預售屋,還沒蓋好碰上林肯大郡倒塌,汐止房價一夜滑坡,又碰上工作外調國外,於是斷尾賣房。2000年,在澳洲墨爾本和大陸北京前後工作五年後回台,多了點積蓄,長了些見識,本打算在老家買房,一看價格,開玩笑說一間普通公寓夠買半個雪梨歌劇院,即使買得起,也因為覺得不值而租房住。

後來我曾在國外不止一處置產,卻從未動過在台北買房的念頭,幾年前回台定居,考量各種因素,最終決定住在房價只有台北五分之一的高雄,親友覺得匪夷所思,許多人勸我:高雄房價不會漲!我說這不是我考慮重點。而且台灣不大,過去幾年平均每個月上台北一趟,和親友會面,參加南部較少的藝文活動等,但不管做什麽,只要在台北多待幾天就想回到舒適得多的高雄。

住在澳洲時,常有台灣親友來訪,大家共同的反應是環境很美,但太安靜,太空曠,當時我還奇怪安靜空曠有什麽不好,後來才漸漸明白台灣人習慣吵雜擁擠,而且總認為熟悉的才是好的。有一位朋友在台北買了間三千萬的公寓,我算筆賬給他聽:三千萬台幣就是一百萬美金,這麼多錢可以在哪些其他地方買房?答案是:全世界!而且大部分地方,包括台北以外的台灣,都可以買豪宅。

東扯西扯那麼多就是為了說明:只要多數台灣人繼續認為擁有資產比生活本身更重要,認為待在熟悉環境比跨出舒適圈更適合自己,台北的房價就還會繼續漲下去。這樣的高房價比泡沫更糟糕,因為泡沫形成的過程中還有贏家和輸家,台北的高房價卻只會造成有房和無房者的共同焦慮,除了建商,基本無人得利。

台北的高房價是人們價值觀的產物,期待政府改善現況有如緣木求魚。在多數人想法沒有改變以前,我的建議是即使中樂透也不要買台北房產,如果已經擁有,只要可能就賣了吧,鈔票放在口袋裡還可以繼續住台北,或其他更宜居的地方。總之,世界很大,生命很短,實在沒有必要被三房兩廳綁住精彩人生。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如何選擇郵輪旅遊?


今年起,多家國際郵輪公司開始拓展台灣市場,首先推出的是基隆上下船的短途行程,預計接下來還會進一步開發中程,甚至長程旅程。這種有別於傳統飛行加巴士的旅遊方式,有什麽特點,該如何選擇,個人建議如下: 

短程(小於七天):在台灣上下船,不用飛行,方便,費用較低廉;行程輕鬆,通常海上和陸上時間各半,缺點是路線有限,目前只有往日本和韓國方向的選擇,而且造訪的景點較少。適合假期時間有限的上班族,以及不喜歡行程太趕的“懶人”旅客;也因為不用擔心小孩亂跑,或老年人體力不堪負荷,適合全家三代一起出遊;還有就是想了解郵輪旅遊特性,為更長行程做準備的人,可以此當成暖身。 

中程(1-3週):專攻一塊港口較密集的區域,熱門航線包括地中海區,阿拉斯加,波羅的海區,加勒比海區等。特點是在較短時間內覆蓋較大地理範圍,以地中海為例,四周圍繞國家涵蓋歐亞非三洲,每天白天造訪一個國家(城市),一覺睡醒又到另一個國家,不浪費時間和體力,所以即使必需負擔來回機票,仍然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缺點是走“船”看花,每個地點停留時間不長,難以深度旅遊。 

長程(一個月以上):繞行整塊大陸,如非洲,南美洲,歐洲等,或跨越大洋,如環太平洋地區,南極區,乃至環遊世界等的大行程。在海上時間長,能徹底利用郵輪上各種設施和活動;地理覆蓋面廣,容易形成對地理和歷史的認知,又無需負擔舟車勞頓,缺點是如果不習慣海上生活,可能感覺無聊煩悶。適合愛海,不趕時間,對歷史文化有興趣的人,尤其適合退休銀髮族,對他們來說,船上生活新鮮刺激,已足以值回票價,上岸旅遊反倒成了額外獎賞。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東西方旅遊方式


前陣子的報紙上有兩則新聞出現在同一個版面上,一個說的是台灣郵輪經濟起飛,創造超過七億產值,相關行業大發利市,另一則講的是春節期間全台遊樂區像擠沙丁魚,入園人數屢創新高。
 
這兩則新聞基本互不相干,放在一起卻令人思索起台灣主流旅遊方式和外國的差異,小結個人心得如下:

1.     台灣旅客喜歡湊熱鬧,越是人多的地方就越愛去,原因可能是人們認為大家都做的事一定不會錯(相反的,如果很少人去的地方,即使喜歡,心裡還是覺得怪怪的),或擔憂錯過某些好康(否則怎麼會那麼多人去?),昨天有一位媽媽告訴我過年期間她帶小孩去九份,擠個半死,只為沾染點“年味”。郵輪旅行則是鬧靜夾雜,有些上岸地點人煙稀少,有些船上的活動環境很安靜(譬如獨自看書,看海等)。

2.     台灣旅客常抱有“撈本”心態,期望在有限休閒時間中盡量到最多地方,看最多景物,吃最多美食,做最多活動,買最多名產,照最多相片。。。行程越趕越好,否則就會有“不值”的感受。郵輪旅行(尤其是長途)許多時間在海上漂流,雖然有譬如看秀,演講,賭場等各種活動,空閒時間還是不少,有些曾搭乘郵輪旅遊的台灣旅客因此抱怨無聊,浪費時間。

3.     台灣遊客的消費重點經常和“住”和“吃”有關,判斷一段旅程好壞也常以住的多豪華,吃的多高檔為標準,其他則是能省則省。郵輪旅行給人奢華印象,其實卻不然,大部分艙房只能算簡單實用,吃的是不錯,但吃多了也就那樣。報導中說郵輪客在台灣一天消費超過五千元,還舉例基隆計程車司機平常一天最多做三千塊生意,郵輪來時連小費一天可賺五千。那是因為外國旅客較願意將錢花在能加深旅行體驗的地方,四個人分擔一百多塊美金車資實在不貴,吃個簡單的麥當勞(或從船上帶出來的三明治),就能一整天從從容容認識陌生地點。

4.     台灣遊客喜歡刺激獵奇,除非是像花季那樣特殊的自然景象,否則大多景點都有許多人工設施,有些多到掩蓋掉大自然的原始風貌。逛動物園的目的則常是為了看動物表演,否則就乾脆看假的公仔。外國許多景點以台灣標準來看根本不算景點,因為既不收門票,也沒有好看的造景或好玩的遊樂設施,只有保存原始的自然生態加上簡易輔助工具而已,和動物接觸則是在保障雙方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做最近距離的互動。

如果把這幾件事做更進一步推演,或許還能找出台灣社會對於像從眾心理,慢活,冒險精神,乃至於金錢觀,人生觀等主流價值形成的因果關係。但也必須承認,這樣的觀察比較和推演有嚴重的以偏概全之嫌,譬如所謂外國遊客其實還可分為許多種類,郵輪旅行不見得風行各國,台灣遊客喜好也很難一以貫之等等。過年經歷種種見聞,心有所感,發發牢騷,言辭難盡情理。文化這玩意兒本來就沒有是非高低之分,提醒自己和朋友們有選擇的自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