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中年有夢


在書中或網上常看到有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分男女,為了實現旅行夢想而暫時離開職場,放下社會束縛,背起背包毅然踏上旅途,探索世界,開拓視野,他們的經歷大都既有趣又勵志,往往成為同齡人羡慕和效法的對象。

看多了這類故事令人產生一個疑惑:為什麼總是年輕人?難道中年人不愛旅行?對認識世界沒有興趣?還是早已清楚自己的人生道路,埋頭苦幹就好,無需探索?還是年紀大了,有心無力?還是中年人根本沒有做夢的資格,不該有夢?

說中年人完全沒夢也不對,只是大叔大嬸們的夢,和年輕人的五花八門大不相同,通常不是升職加薪,買車買房,就是小孩考試得第一,同質性奇高。照說人越年長,見識越廣,經驗越多,離自我實現應該越近,但現實似乎與此背道而馳,這又是為什麼?

事實是,隨著年齡增長,人們越來越受這個功利社會的制約,因為怕失敗受損失,逐漸減少對新鮮未知的嘗試;又因為在乎外界看法,總選擇迴避不符合主流價值的行為。說穿了,不管年輕還是中年,人們不做夢的原因都是同一個:害怕!而且越老越怕!

相較於年輕,步入中年後人的可塑性確實較低,家庭和社會責任也較重,體力開始走下坡,這些都是做夢的阻力。但同時,這個階段事業有基礎,子女已經或接近成年,對自身了解較多,健康也不差,正是實現夢想的黃金時機,如果非要等到許多人口中的“準備好”才來圓夢,基本自欺欺人。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報導說環遊世界是無數人的共同夢想,能夠實現的比例卻連百分之一都不到,讓我想起搭乘長程郵輪時遇見的乘客,他們的共性絕不是有錢有閒,而是熱愛旅行,許多令其他人猶豫或裹足的因素,譬如財務,時間,健康,家庭等,對他們來說,只是圓夢過程中必需處理的事務。

另一個例子是我在愛河當街頭藝人,大學同學組團來捧場,聽到一半,其中一位對其他人說:先別管老黑唱得好不好,或打賞有多少,你們誰有勇氣站在路邊唱歌給人聽?事後這話我想了很久,其實我不認為那是勇敢,剛開始的確感覺有點尷尬,但為了做想做的事,需要做出一些妥協,如此而已。

過去幾年,有越來越多中年人跟我說:受你影響,我決定退休/轉行/旅行/搬家/運動等,我打自內心為這些大叔大嬸們高興,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否能出人頭地,就像我本想得諾貝爾文學獎和在巨蛋開演唱會,卻最終成了一個部落客和街頭藝人一樣,但我確定他們必然會從嘗試中獲得快樂和意義的雙重回報。

誰說中年不能有夢?年輕人錯過以後還有機會,中年不做夢,要等到什麼時候?別怕失敗,從整體人生的角度看,只要嘗試就必能成功獲得經歷,只有不嘗試才注定失敗;別怕外人眼光,人只能活一次,與其安安穩穩的到頭來抱怨遺憾,何不趁風華正盛,爽爽快快做一回自己!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如果柯P在企業界工作。。。。


台北市柯市長上任以來表現有褒有貶,他嫉惡如仇,和商人打交道不假情面,管理部屬自稱酷吏,面對媒體無話不說,這些都和大家過去熟悉的外表道貌岸然,遇事拖拖拉拉,說話官腔官調,私下勾結營私的傳統政客大相徑庭。

但同時他經常說話不得體,針對女性的多次突兀發言明顯超越失言範圍,數次面對外國訪客,表現或過卑或過亢,反應出道德體系上的瑕疵,只不過持平而論,這些不止是他個人的毛病,也是整體社會的盲點。

總之,他就像一個雙面照妖鏡,一面照出台灣政壇的醬缸習性,另一面反射出社會的民粹氛圍。現階段判定他是不是個好市長顯然言之過早,但假設他在我個人最熟悉的企業界工作,從過去幾個月的表現分析推斷,或能看出未來發展的某些端倪。

企業評估員工發展潛力最常用三個標準:1聰明才智,2抗壓/積極性,3影響/領導力。以此來給柯P逐一打分,首先,他素人從政,短時間內不但完全進入狀況,還破舊創新,證明理解和舉一反三能力超強,聰明過人,本項目高分過關。

其次,他從選舉開始面對各種競爭和施政壓力,關關難過關關過,雖然有高民意支持,沒有超強抗壓性還是很難做到。而且上任後新制度一個接一個出爐,恨不得一天內建成羅馬,容有倉促之嫌,積極性毋庸置疑。結論:抗壓/積極性再次高分過關。

至於影響/領導力,柯市長的溝通能力不差,也懂得激勵技巧,他的問題是對某些特定個人或族群有定見,造成人格特質中的多元和包容性(Diversity and Inclusion)不足,這點在從事技術性工作時無傷大雅,但如果牽涉到提升組織風氣教化,勾勒組織未來遠景等軟性議題,就成了致命的缺失。

總體來看,柯P發展潛力很高,他習慣用建立SOP來應付各種複雜困難的課題,反應出對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自信,而且他不怕艱難,凡事追根究底,使得他從小到大,學業和工作的表現都勝人一籌。

但人無完人,某方面較強經常導致另一方面較弱,柯P鮮明的強弱特點說明他較適合從事技術工作或制定步驟,較不適合行政管理或制定政策。他曾是一位頂尖的外科醫生,卻沒有成為醫院院長,或衛生署署長相信正是這個原因,而這並不表示他的能力比不上院長或署長,只表示適材適用。

柯醫師常說的玩笑話,從柯市長口中說出就成了失言,他嘗試用閱讀資料和上課來補強缺失,這些是他過去解決技術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但這回勢必踢到鐵板,因為價值觀不會因為看幾本書而大幅轉向,人格也不會因為上幾堂課而有本質改變,人性的問題更不能只靠建立幾個SOP而快速解決。

市長的工作複雜廣泛,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需靠團隊,有效率的團隊必定是由具備領導力的人,率領各領域的技術專家組合而成,而不是反過來。柯市長不是沒有領導力,而是領導力有侷限,簡單講就是以力服人和以德服人的區別。

這也不表示選民選錯人,因為還得看檯面上是否有更好的人選,如果沒有,選個有能力的人解決眼前問題總比繼續醬缸好。選民只能期望未來有更多具備柯P的能幹,同時還有比柯P更包容格局和開闊視野的人物出現,否則再過幾年重選市長或甚至總統時,還是只有這麼一位天縱英明可挑,只怕並非美事。

當然,企業畢竟不是政壇,即使是,憑一人之言斷定另一人的長短高低也有失公允。台灣社會看待政治人物偏兩極,不是造神,就是打落水狗,這篇小文試圖點出柯市長,和所有人一樣,既不是神也不是狗, 需要被理性對待和監督,而不是崇拜或詆毀,當多數人做到這點,社會就會走向真正的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