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Comfort Zone

前陣子到中山大學對應屆畢業生做了一場講演,名稱是“職場道德和職涯規劃”。 離開企業後很少有機會公開演講,再加上長時間不在台灣,對現今年輕人腦袋在想些什麽,有何工作或人生規劃了解很有限,於是難免有些壓力。可是大概人多少都有些好為人師的潛在心理,一旦面對幾十雙眼光聚焦,久違了的表現慾望立馬升至高點,投影機一開,話語自動導航,想停都難。外商企業待久了,習慣講演時和聽眾保持溝通,但口沫橫飛一陣子之後,突然警覺四周頗為安靜,於是停下問問同學們有啥不吐不快的高見,且看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硬是完美的詮釋了一把“欲言又止”的真諦。

講演內容主要分成三部分:1. 外商企業招聘以及考核升遷的標準,2. 大陸職場特色以及大陸和台灣員工的比較,3. 企業生涯甘苦談。每個題目都很大,但因為沒法得到同學們反饋,只好泛泛的把每個題目都說一點,再故意留下時間討論。這招總算奏效,經過兩個鐘頭的破冰之後,同學們似乎發現這個怪叔叔不是來整他們的,談話內容也跟他們即將面對的就業問題有關聯。總之,當我終於見到有人舉手想要說話時,心中那個感動啊!雖然在傳統華人教育環境中,同學們的發言仍是以提問為主,較少抒發己見式的陳述或對他人的挑戰,也因此難以形成百花齊放式的意見碰撞,但有人願意吭聲總是件好事。

貫穿整個講演,有一個我試圖傳遞的基調是“從嘗試新事物中獲得樂趣,從挫折失敗中學習成長“。結尾時我說:如果過去兩個鐘頭你什麽都沒聽進去,沒有關係,但請記住要時時把握機會,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同學們也針對這點提出了不少問題,有人問企業雇主較看重什麽樣的校外經歷,有人問攻讀研究所或博士班算不算走出Comfort Zone。有一個同學的問題讓我一時之間也陷入沉思,他問:在你個人經歷中,可不可以提出一個經由失敗而成長的實例?。。。。

第一次見到Comfort Zone這個詞是在十幾年前一本叫“誰動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的暢銷書中。這本小書描述兩隻老鼠原本住在充滿可口奶酪的環境中,衣食無缺。但突然一天一覺醒來所有奶酪全不見了,等待數日後,其中一隻老鼠決定挖出塵封多時的跑鞋,走出熟悉環境去尋找新的奶酪,而另一隻越想越氣,平日既對改變沒有身心準備,又擔心畏懼外在陌生環境,於是決定留在原地繼續等待偷走奶酪的人物歸原主。

故事結局不難猜想(第一隻老鼠找到新奶酪並且幫助了第二隻),但這故事對我最大的啟發並不在結局,而是第一隻老鼠在尋找新奶酪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新鮮事物,這些經歷帶領它來到許多新的地方,結識許多新的人物,碰到許多挫折的同時也獲得許多樂趣,並且從一次次嘗試中認識到自身特點,和人生的無限可能,至於結局是成功或失敗也因此變得不是那麼的重要。試想如果第一隻老鼠運氣奇差,在經過許多努力後最終沒找著新奶酪,而第二隻備受老天眷顧,在成天自怨自艾之餘,真的盼回原本的奶酪。即便如此,我們希望過的是哪一隻老鼠的人生?

在停頓好一會之後,我回答了那位同學的問題。我說:我給你兩個實例,第一個是失戀。年近三十,多年女友因為別人離我而去,刻骨銘心的痛苦令我消沉失志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走出陰霾的過程讓我第一次認識到感情是個什麽東西,也看清在埋怨別人的同時自身所犯的種種錯誤,對於之後婚姻的選擇和維繫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第二個是工作第一次外調到澳洲,那個在外人看來是個光鮮亮麗的經歷,既升官又加薪,事業前途更是無量。但我很少對人提起的是我差點因為頂不住壓力而辭職不幹。事後回想,那兩年因為水土不服文化差異等原因在工作上的建樹接近零分,但在培養生活技能乃至建立人生觀上得到大幅度的蛻變。為什麽?很簡單,失敗挫折讓人成長!

討論結束,幾個不知是覺得意猶未盡還是不好意思當眾提問的同學跑來跟我說話。我很高興有跟年輕人交流的機會,而像這種較不正式的溝通也讓我較容易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除了回答問題,我也告訴他們我曾試著把Comfort Zone這個詞翻譯成中文,字面直譯叫做“舒適區“,聽起來怪怪的,更接近的譯法可能是”安樂窩“。但無論哪一個,總感覺無法正確完整的呈現它的意涵,乾脆不譯,保持英文原樣。

可惜時間有限,聊著聊著,一位顯然在旁已等待多時的同學眼見眾人散去,抓緊機會一個箭步上來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他說他有機會到上海去念研究所,但他父親聽說那所大學宿舍設備較老舊,冬天洗澡得自己提熱水,於是勸他放棄,他問我意見如何。我當場愣了一下,反問他意見如何,他說父親說的應該不錯,於是正考慮其他畢業後的選項。。。。我沒正面回答他的問題,我回答不出來!我希望這位同學以及他的家長並不代表這個社會的主流,否則的話,在這樣的環境中討論如何走出Comfort Zone恐怕更像是在對牛彈琴!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從CEO到樂活家

新書終於出版了,書名叫“從CEO到樂活家”。名字是老婆取的,她以前工作搞活動推廣,很了解一個吸引人名稱的重要性,出版社也認同。其實我自己並不特別喜歡這個名字,感覺有點“臭屁“。用”CEO“當然是為了強調工作上的成就。但說老實話,我那點成就,說低不低,說高還真高不到哪去,離開企業不過幾年,原來部屬就有好幾個超過我能達到的職位等級。至於樂活家這個頭銜,我倒是比較樂意接受,不就是沒事偷著樂唄,但相信比我懂得怎麼過日子的人多的是。

書才剛出幾天,還沒聽到什麽市場風評。至於銷售推廣,出版社能幫上的忙很有限,我對他們的期望也不高。願意冒賠錢風險為我出書已很令人感激,要他們再付出多少費用時間來打書有點強人所難。他們說的也挺直接:你不是名人,要辦發表會,簽書會,演講會等等活動,必須自己想辦法召集起碼幾十號人捧場。最好是找幾個名人來開幾場對談會,用他們的名氣造勢。這可把我愁的夠嗆,首先,上哪去號召幾十號人啊?我既不願意打擾親戚朋友,又怎知道路人甲乙是否對我書感興趣?至於名人嘛!我認識他們,他們不認識我!

在和出版社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正好有件社會新聞在發生中。一個英文補習班頗有兩分姿色的女老師和競爭對手男老師在大街上邊開車邊喇舌(舌吻),被人拍到並且在雜誌上發表。女老師被她的老闆當成商業間諜開除後上媒體哭哭啼啼喊冤枉,出舌頭的男老師開記者會聲明早已和前妻離婚,男歡女愛何錯之有?開除員工的老闆接著上電視以一百萬元現金擔保男老師並未離婚,第二天男老師再開記者會哭哭啼啼承認雖已協議離婚但未登記(啥意思?)。。。。像連續劇般的劇情讓這三位原本知名度不高的人,這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敢打包票他們中的任何一人如果趕此時出本書的話必定大賣,只可惜我空有個舌頭卻幫不上忙。

也不是全無反饋,收到贈書的親友們有人發郵件道賀,有人自告奮勇參加新書發表會,有人在Facebook上推薦,有人願意在網上寫簡短評論。。。。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我丈母娘,拿到書當天晚上看到夜裡三點,第二天接著把整本書看完。她最近剛買了個LV包,讀了書中的“流行性物欲症“後,馬上告訴我老婆她很後悔,要是早看到這篇文章絕不會買包。

還有一些反饋是我原先沒有預期到的,其中一位拿到贈書後還沒開始看就打電話來問我哪裡可以買到書,他想要買一批送給朋友,期望順勢將這書推上暢銷榜。另一位朋友直接問我出書的動機:是缺錢嗎?是打知名度嗎?要選民意代表嗎?需要動員社團造勢嗎?我聽了這些話之後當然心中充滿感激,但坦白說,卻談不上感動。

為什麽親友願意為我出錢出力我不感動,丈母娘不買包卻讓我信心百倍?這大概正說明了我出書的動機。。。。首先,不是為賺錢,起碼現在不是,誰出第一本書能賺錢啊?要靠寫書吃飯的話,我早已經餓死了!其次,為出名?出名當然好,但要靠寫書出名也太笨了點。尤其像我這種既沒姿色,又沒背景,連一個名人都不認識的人想要出名恐怕是癡人說夢。老同學說能夠成為名作家的同學很虛榮,我同意,但注定要讓他失望了!

不為錢不為名,那為啥?就為我高興!兩年前寫第一篇短文時的喜悅,就像是見到尋覓多年的老友。如今寫了八十多篇之後那個和老友每隔一兩週見一次面的期待興奮絲毫未減。寫字就是思考就是創造,創造帶來的樂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不需花錢買,花錢也買不到,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大的動機嗎?。。。。想想還真有一個:分享!文字代表我的思想,也就代表了我這個人。有人願意分享我的思想,甚至因此而有所觸動影響,有此虛榮,哪還需要錢財名聲來推動我?有人誠心閱讀完我的文章後決定不再買名牌包,又豈能不令我感動於心,恩同再造?

朋友問我會不會接著出第二本書,我說不知道,決定不在我。我想如果持續不斷的出書,有一天真成了暢銷大作家,那麼隨之而來的財富名氣我必然欣然接受。但我也明白,更有可能的結果是這一本賣的不好,於是沒有出版商願意繼續為我出書。到時再酸溜溜的責怪這個社會太膚淺,太功利也是無濟於事。但是只要創造的樂趣還在,只要還有那麼幾個人願意聽我喃喃自語,甚至偶爾還給個回音,我就會一直寫下去!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買房記

朋友到我高雄新家做客,聊起買房經驗。他和我同樣是台北人,但因工作關係,全家已在高雄前後租屋居住了14年。在此期間,雖然一直有置產的打算,也經常在台北高雄兩地看房,但卻至今依然沒有採取行動。原因是:
1. 老家所在的台北房價近年漲得太快太高,收入儲蓄總追不上房價漲勢。
2. 高雄房價倒是沒什麽變化,有些區域甚至比十年前還低,可買了怕貶值。
這兩個原因都是事實,因此眼前最符合邏輯的選項似乎就是等待其中一個原因消失,然後抓緊機會下手。但我有一個問題:如此的等待是否真的值得?。。。。

我比這位朋友虛長幾歲,有過類似經歷。人生首次購房時已是三十多歲,為了給未來丈母娘一個交代,用積蓄在市郊勉強買了個小面積的預售屋。由於自己房子還在蓋,結婚後就有藉口繼續住在父母親家中。當時沒多考慮增值不增值,卻沒想到買後房價一路下行。兩年後房子還沒蓋好碰上工作外調海外,乾脆把那個沒緣份的房子賠錢賣了,只差血本無歸。幾年後回台,銀行存款數字是高了一些,但台北房價跑得更快,更重要的是,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不但對居住品質要求提高了,也對居住地點的選擇放寬許多,於是決定與其辛苦購買昂貴的台北居所,乾脆租房了事。

第二次買房純屬腦袋發燒。因為喜歡海景,那幾年常跑澳洲黃金海岸,某次渡假的最後一天突發奇想找了個當地地產商聊天,中午碰面下午就付訂簽約。滿心歡喜回到台灣跟家人報告大消息,結果被老丈人潑了盆冷水。他說的也有道理,連在自己家鄉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沒有,居然跑國外整了個度假屋,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事後回想起來,或許當時有些觀念正在腦中成型:家不等同於房子,親情也不表示非得朝夕相處;世界之大之美,生活何須只留戀一隅?若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黃金海岸的度假小屋平常可按日出租,但這如意算盤打的其實並不咋如意,收租回報還不夠付貸款利息,又因路途遙遠,旅費不貲,前往居住的時間很有限,於是在擁抱夢幻小屋三年之後,賣房走人。這次雖沒賺多少錢,但起碼沒賠。錢財之外,經此折騰,對不同背景人們各種過日子的方式倒是增加了許多見識。

賣澳洲房子還有另一個原因:我需要錢在北京買房!當時已在北京工作居住數年,對城市人文風貌和建設發展有第一手體驗。既然喜歡北京的生活方式,又還負擔得起當時房價,於是決定買房。這已是九年前的事,也就是說,在前陣子離開前,我在北京從早幾年一個外商調派高管,一直住到近幾年的社會閒雜人員。這段經歷讓我得到一個新的體會:其實房屋這東西最大的價值不是房子本身,而是它所帶來的生活經歷。房屋的本質其實跟一件衣服沒什麽太大區別,能夠滿足我們在特定時期的某些特定需求,如此而已,無論多大多美,終究是個身外之物。。。。哦,對了,我這次賣身外之物終於賺了點錢!

在幾個月前買我現在高雄住所前,我只看了一次這個房子,或許聽起來挺草率。但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離開北京並搬到高雄生活這件事情是個醞釀多時的決定。這個決定是從平日閱讀,旅行,生活種種體驗中反思探索自身價值觀的結果。說的直白點,就是知道自己(不是別人!)人生在不同階段要什麽和不要什麽。。。。這可不是一件草率容易的事!一個月前住進來後才發現這房子有許多像是採光不夠,物業費高,停車位狹窄等等不足之處,但碰上不預期的問題本就在我們的預期之內,就像財富再多總也買不起理想中的房子一樣,天下本就不存在完美。可與此同時,南台灣的好氣候,好人情,不經意碰上的各式小店,期待拜訪的小鎮漁村等等都為每天生活不僅帶來預期之內的愉快,更有預期之外的驚喜。。。。

幾杯威士忌下肚後,我跟朋友說:我不是房產專家,過去買房增值的機率是百分之五十,基本和瞎懵結果持平。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時間不等人,如果什麽事都要等到如何如何以後,才如何如何的話,大概啥事都不會發生了。。。。除此之外,我沒說出口的還有對我們經常視作理所當然,包括“有土斯有財”,或是“生於斯,戀於斯,耽於斯,死於斯”這類觀念的質疑。我相信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智慧必定有它的道理,但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難道不該做些與時俱進的調整?

總之,我建議朋友考量眼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形態需求,做出合適妥協,在經濟能力許可的前提下,就別再猶豫觀望了。。。。沒錯,買房是人生大事,需要謹慎再謹慎,但機關算盡我們總也算不過天意,如果反因此錯過精彩生活,那才是得不償失。換個角度來看買房這件看似複雜的事情,在跳出世俗眼光,真正搞清楚自身的價值體系以後,或許它真的並不比買件衣服複雜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