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放下工作 開始樂活(21):我是誰?

要不是後來失去工作,我想我大概會永遠活在由外界定義的世界中,為下一個更響亮的符號而汲汲營營,卻和真實的自我漸行漸遠。 大公司每當有新主管上任,總喜歡調整組織藉以昭告天下現在由他當家作主,碰巧那幾年公司老在換主管。一般來說,處於事業上升期的人喜歡變動,因為代表機會,即使和自己無關,也有好戲可看;35歲後進入到“魔之十五年”的人最討厭變動,因為代表危機,我的狀況比較怪異,處於獨孤求敗,卻又不願意自廢武功的境界。但往往事情是這樣的,你期待,它就遲遲不發生,漸漸不抱期望,它就發生了!聽到下一波變動流言的那天恰好是44歲生日,在外地出差和同事們吃晚餐,掛下電話,一股莫名興奮涌上,當場喝個酩酊大醉。 接下來的幾天滿腦袋都是和退休相關的景象,其實那時八字頂多只有半撇,但想想總可以吧!幻想中出現的大都是一派天堂景象,以前想過無數次,只是現在似乎更鮮明了一些,但也有一些新的疑惑是以前從未考量過的,例如:多年來朋友圈大都由同事組成,退休後會發生什麽變化?是否甘於寂寞?眼前工作雖然不是最愛,但不可否認有一定成就感,退休後挑戰在哪裡?掌聲在哪裡?二十多年來他人(包含自己)眼中的我跟公司和職位脫不了關係,退休後如何向陌生人介紹自己?這個節骨眼有這樣的顧慮顯示這回我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否則也想不了那麼多,但比較起天堂的種種好處,似乎也算不上大問題,就等到時再說吧。 在此之前,我從沒有考慮過“我是誰”這個問題,記憶所及我曾經是xx家的小孩,x年x班的小學生,x校x系的大學生,xx公司的xx經理,xx人的老公,住在xx社區。。。。久而久之習慣這就是我的全部。但仔細想想,這些東西除了說明一個人的學歷,職業,家庭背景外,並沒有提供有關個性,喜好,情感,價值觀,特長等等的答案,頂多只能算是外界賦予的一個辨識符號。要不是後來失去工作,我想我大概會永遠活在由外界定義的世界中,為下一個更響亮的符號而汲汲營營,卻和真實的自我漸行漸遠。 後來那些顧慮果然一一都成為現實,甚至有些原來沒想到的問題也發生了,例如:我原來在組織中也算個不大不小的官,平時被人前呼後擁,奉承拍馬習慣了,退休後只剩下一個老婆可以指揮,還經常指揮不動,有一種被冷落遺棄的感覺。但眼前立即面對,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個“我是誰?”,即使退休至今將近六年,我一直還在摸索答案,但是這些年來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卻是不斷在變化當中,從一開始忽然失去身份的焦慮,慢慢變成面對外人困惑不解的捉狹,再慢慢變成想要尋求解答的熱情,再轉變到後來逐漸挖掘真相的興奮。 被剝奪了社會身份,逼得人只好反求諸己,我相信多數人都是如此,平時“蒙塵”久了,不挖則已,一挖才發覺自己原來是個寶藏,挖掘的過程更是一路驚喜不斷,當然偶爾也會挖到些不好不美的東西,但總歸真實,也因此對以前有些難以面對的人事物,如今更能包容釋懷。六年來我未曾用過名片,在社交場合接受生人名片時口中習慣性的賠禮稱歉,但心中反倒比過去擁有風光頭銜時感覺更為踏實自信。 接下來幾個月的發展和流言基本一致,為了簡化組織,有一整個層級將要消失,大概有幾十個人將會受到影響,包括我在內的這幫人可以主動申請組織中其他職位,或被動接受安排,但總歸僧多粥少,有一部分勢必要離開,而且按照制度,在組織改組狀況下離開和辭職不同,可以拿到全額離職金。我仔細查看過所有空缺後,提出一個不大可能被錄取的申請,如此一來,等於拒絕了被組織安排,又被組織拒絕了新職位的申請,只剩被“釋出“一途,當然公司可能本來就想讓我走,這麼做或許只是多此一舉,但可以確保結果。 天下果然沒有不散的宴席,就這樣,如膠似漆22年後,勞資雙方各懷鬼胎,行禮如儀,拿(付)錢走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