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中南半島游記 – 胡志明市見聞

因為搬家的緣故,許久沒有出遠門旅行,整個人開始變得有點坐立難安。住在臺灣什麼都好,就是感覺和外界隔離的厲害。幾天前來到越南胡志明市,算是悶久了之後出來透透氣,順帶長點見識。

這趟選擇越南加柬埔寨有兩個原因。一是高雄可直飛,甚為方便。當時搬到高雄就看上它有和捷運相連的國際機場。果不其然,由于使用率不高,捷運連接機場作業一路通暢無阻,從這里跨出國門就跟在擁擠的大城市上趟超市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差不多。但有句後話,高雄小港機場能夠直飛到達的地方實在不多。換句話說,方便則方便矣,但只能在有限的範圍當中方便。第二個原因是從未到過這兩個國家。雖然同處東亞,不過兩個多鐘頭的航程,經濟關系也很密切,我卻對這兩國的歷史文化,人情風俗勉強只能算是一知半解。慚愧!

出了機場,越南第一大城胡志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滿街的摩托車。臺灣的摩托車已經夠多了,這里更多。九百萬人口有四百多萬輛摩托車。不知是天氣太熱還是道路設計的關系,路上走路的行人很少,但是不分晝夜街上總是塞滿了摩托車,千軍萬馬,氣勢驚人。越南人有個說法:No Motorbike, No Girlfriend. 相信當前越南人的感情生活必定異常豐富。在這里,即使是觀光客也可以租摩托車。只要幾塊錢美金,無需任何證照,需要的只是少許的技巧和許多的冒險精神。騎車逛大街是了解這個城市風貌和市民日常生活的最好方法。

胡志明市原名西貢,是越戰時南越和美軍的大本營。現在的西貢工商業發達,和許多其他新興城市一樣擁擠,吵雜,處處是工地,人人向錢看。但如果稍加深入觀察,會發現這個城市仍然留存著不少戰爭的痕跡。畢竟越戰結束距今不過三十多年,許多曾經親身參與戰事的人們依然健在。但從官方資料和參觀當地博物館中很難獲得當年這場內戰完整的前因后果。即使私下逼問年輕的導游們對于美軍參戰,共產主義,南北差異等等的看法,得到的也只是些閃避迂回,模棱兩可的回答。

在來此之前,我對這場戰爭的理解大都來自于美國人拍的電影,從強調英雄主義的藍波系列,到反戰的現代啟示錄,越戰獵鹿人,甚至到自我反省式的前進高棉,早安越南,和眼前所聽到見到的故事版本都有很大出入。畢竟不管美國人如何一廂情愿的詮釋這麼一場“No Win, No Lose”的戰爭,不爭的事實是勝利的一方不是美軍。如今生活在當年那片戰場,訴說曾經發生在此”歷史事實“的話語權也自然另有其人。

當年南北分歧的政治社會意識形態造就了這場戰爭,北越花費九牛二虎的力氣趕走了美軍和他們所代表的帝國主義,卻在社會主義大一統中陷入民不聊生,這時萬惡的資本主義卻又適時扮演起拯救貧窮救世主的角色。就像一本旅游書中說的:現在的越南最討厭的是美國人,最喜歡的是美金。

現在的越南政府說當年北越贏得了勝利,解放了南越,統一了越南,西貢也因此更名為胡志明市以紀念這位來自北越的國父。可究竟誰贏了這場戰爭?死傷三百萬越南人外加五萬美軍你說誰贏了?造成那么大破壞和財產損失你說誰贏了?。。。。美國人說錯了,美國不是沒輸沒贏。現在的越南政府也說錯了,北越也沒贏,南越當然更沒贏。除了借由戰爭贏得權勢的政客軍閥外,戰爭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輸了,輸的精光,輸的徹底。

市區近郊原來越共游擊隊挖掘的地道區,現在已被開發為觀光客絡繹不絕的必到景點。一位越戰老兵,配合播放中的紀錄片,向我們敘述當年游擊戰的慘烈情況,生動精彩的程度不下于好萊塢電影,不同的是他敘事的基調是反美。在他講演的最後說到:“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西貢人,祖先生活于此,子孫也生活于此。你們觀光客來到的是只存在三十多年的胡志明市,而我生活在已有千年歷史的西貢。對我來說我的根源,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政客們或拍電影的人怎麼說,這個老兵的話才是最經得起考驗的大實話!

胡志明市其實沒有太多著名景點,平常觀光喜歡獵奇探怪的人也許會失望。但有一點大大超出我的預期,那就是美食。以前也吃過一些所謂的越南料理,到了這里才知道原汁原味的鮮美多樣。不管是正式餐廳或街頭排擋,都可以吃到價廉物美的傳統越南菜,西餐(法國殖民影響),河鮮海鮮,和各式甜點。待在這里恨不得一天能吃六頓飯。

這趟旅程沒有包含首都河內在內的北越,對越南印象因此必定流于偏狹浮面。即使如此,熱情好客的越南人,欣欣向榮的經濟發展,生機蓬勃的湄公河三角洲都讓我留下頗深的印象。但當現在坐在機場離境大廳,試著為這過去將近一周做個小結記錄時,腦中率先冒出的依舊是那位老兵的話語:我是西貢人,我的世世代代都是西貢人,那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