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Comfort Zone

前陣子到中山大學對應屆畢業生做了一場講演,名稱是“職場道德和職涯規劃”。 離開企業後很少有機會公開演講,再加上長時間不在台灣,對現今年輕人腦袋在想些什麽,有何工作或人生規劃了解很有限,於是難免有些壓力。可是大概人多少都有些好為人師的潛在心理,一旦面對幾十雙眼光聚焦,久違了的表現慾望立馬升至高點,投影機一開,話語自動導航,想停都難。外商企業待久了,習慣講演時和聽眾保持溝通,但口沫橫飛一陣子之後,突然警覺四周頗為安靜,於是停下問問同學們有啥不吐不快的高見,且看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硬是完美的詮釋了一把“欲言又止”的真諦。

講演內容主要分成三部分:1. 外商企業招聘以及考核升遷的標準,2. 大陸職場特色以及大陸和台灣員工的比較,3. 企業生涯甘苦談。每個題目都很大,但因為沒法得到同學們反饋,只好泛泛的把每個題目都說一點,再故意留下時間討論。這招總算奏效,經過兩個鐘頭的破冰之後,同學們似乎發現這個怪叔叔不是來整他們的,談話內容也跟他們即將面對的就業問題有關聯。總之,當我終於見到有人舉手想要說話時,心中那個感動啊!雖然在傳統華人教育環境中,同學們的發言仍是以提問為主,較少抒發己見式的陳述或對他人的挑戰,也因此難以形成百花齊放式的意見碰撞,但有人願意吭聲總是件好事。

貫穿整個講演,有一個我試圖傳遞的基調是“從嘗試新事物中獲得樂趣,從挫折失敗中學習成長“。結尾時我說:如果過去兩個鐘頭你什麽都沒聽進去,沒有關係,但請記住要時時把握機會,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同學們也針對這點提出了不少問題,有人問企業雇主較看重什麽樣的校外經歷,有人問攻讀研究所或博士班算不算走出Comfort Zone。有一個同學的問題讓我一時之間也陷入沉思,他問:在你個人經歷中,可不可以提出一個經由失敗而成長的實例?。。。。

第一次見到Comfort Zone這個詞是在十幾年前一本叫“誰動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的暢銷書中。這本小書描述兩隻老鼠原本住在充滿可口奶酪的環境中,衣食無缺。但突然一天一覺醒來所有奶酪全不見了,等待數日後,其中一隻老鼠決定挖出塵封多時的跑鞋,走出熟悉環境去尋找新的奶酪,而另一隻越想越氣,平日既對改變沒有身心準備,又擔心畏懼外在陌生環境,於是決定留在原地繼續等待偷走奶酪的人物歸原主。

故事結局不難猜想(第一隻老鼠找到新奶酪並且幫助了第二隻),但這故事對我最大的啟發並不在結局,而是第一隻老鼠在尋找新奶酪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新鮮事物,這些經歷帶領它來到許多新的地方,結識許多新的人物,碰到許多挫折的同時也獲得許多樂趣,並且從一次次嘗試中認識到自身特點,和人生的無限可能,至於結局是成功或失敗也因此變得不是那麼的重要。試想如果第一隻老鼠運氣奇差,在經過許多努力後最終沒找著新奶酪,而第二隻備受老天眷顧,在成天自怨自艾之餘,真的盼回原本的奶酪。即便如此,我們希望過的是哪一隻老鼠的人生?

在停頓好一會之後,我回答了那位同學的問題。我說:我給你兩個實例,第一個是失戀。年近三十,多年女友因為別人離我而去,刻骨銘心的痛苦令我消沉失志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走出陰霾的過程讓我第一次認識到感情是個什麽東西,也看清在埋怨別人的同時自身所犯的種種錯誤,對於之後婚姻的選擇和維繫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第二個是工作第一次外調到澳洲,那個在外人看來是個光鮮亮麗的經歷,既升官又加薪,事業前途更是無量。但我很少對人提起的是我差點因為頂不住壓力而辭職不幹。事後回想,那兩年因為水土不服文化差異等原因在工作上的建樹接近零分,但在培養生活技能乃至建立人生觀上得到大幅度的蛻變。為什麽?很簡單,失敗挫折讓人成長!

討論結束,幾個不知是覺得意猶未盡還是不好意思當眾提問的同學跑來跟我說話。我很高興有跟年輕人交流的機會,而像這種較不正式的溝通也讓我較容易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除了回答問題,我也告訴他們我曾試著把Comfort Zone這個詞翻譯成中文,字面直譯叫做“舒適區“,聽起來怪怪的,更接近的譯法可能是”安樂窩“。但無論哪一個,總感覺無法正確完整的呈現它的意涵,乾脆不譯,保持英文原樣。

可惜時間有限,聊著聊著,一位顯然在旁已等待多時的同學眼見眾人散去,抓緊機會一個箭步上來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他說他有機會到上海去念研究所,但他父親聽說那所大學宿舍設備較老舊,冬天洗澡得自己提熱水,於是勸他放棄,他問我意見如何。我當場愣了一下,反問他意見如何,他說父親說的應該不錯,於是正考慮其他畢業後的選項。。。。我沒正面回答他的問題,我回答不出來!我希望這位同學以及他的家長並不代表這個社會的主流,否則的話,在這樣的環境中討論如何走出Comfort Zone恐怕更像是在對牛彈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