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海峽兩岸觀察比較 – 教育篇

在中國大陸前後居住十年,回到熟悉的臺灣,免不了對兩岸所見所聞做些比較。近年兩岸交往越趨頻繁,可是往往在和當地人談起對岸種種時,發現相互之間的瞭解仍是出奇的低,刻板印象倒是出奇的深,很令人遺憾。趁記憶還夠鮮明,留下些觀察記錄,雖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觀準確,但肯定有別於人云亦云。

在中國大陸生活有三座大山:住房,醫療和教育。用大山來形容既代表它們被重視程度,也說明獲得的困難程度。除了極少數的太子党,富二代之外,教育是一般大陸年輕人在社會立有一席之地的唯一憑藉。於是人人削尖腦袋向前衝。在資源較少的農村動用全家好幾代人積蓄以培養出一個大學生的故事屢聽不鮮。城市中的競爭也一點不少,由於進入好大學的保證是好高中,好高中的保證是好初中。。。。這場戰火現在已經向下延燒到學齡前的幼兒。加上法令執行不完善,走後門托關係很普遍,家長為此付出的心血非同小可。

臺灣的教育制度和大陸相似,但不同的社會結構和歷史發展造成一些不同現象。臺灣吃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虧多年,當經濟和教育資源發展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有賢達人士開始倡導教育改革,目的是快樂學習,減少升學壓力和增加就業選擇的多元性。但教改十年下來,除了多了許多大學院校,入學考試錄取率因而接近百分之百之外,加諸在學生身上的壓力完全不見減少,就業和徵才的道路也不比從前寬到哪去,而且因為制度經常改來該去,搞得學生,老師和家長們怨聲載道。

兩岸學子的勤奮努力,絕大程度上是為畢業後找到一個理想工作打下基礎,而且不可否認大企業徵新人的前提是好學校畢業生。但那充其量只能算是取得就業這場馬拉松賽的參賽資格而已,就算因此獲得面試甚至工作的機會,也不表示職業生涯就此一帆風順,更不表示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因為要做到那些,需要的智慧技能大多都不是課本裏能夠學到的東西。

如果把兩個教育背景相似的年輕人 – 一個來自臺灣,一個來自大陸,放在企業用人背景下作比較,優劣點都相當明顯。大陸員工勤奮積極,吃苦耐勞,但在誠信度和團隊合作上表現較差。臺灣員工國際觀稍強,但在這方面和在另外一個企業很看重的領導能力上,海峽兩岸的員工都比來自西方國家的年輕人遜色不少。

這或許正說明兩岸教育的一個共同盲點:太過重視學校教育,而忽視了家庭和社會對人格形塑的影響。儒家思想強調個人在群體間的地位,而不注重自我實現的獨立性,看似兼善天下,實則功利現實,再加上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無邊無止的攀比 - 和同學比 和親戚比,和朋友比,和鄰居比,和同事比。。。。就是不和自己比。臺灣的教育改革立意良好,必定也是大陸將要走上的道路,但如果基本價值觀不變,所有制度上的改革都只是換湯不換藥,可憐的學子們註定仍將在焦慮壓力中度過求學生涯,甚至一生一世。

把這樣事事攀比的心理推得遠一點,在國際間,不管是大陸或是臺灣,在面對外人的時候,很難用平常心對待,要不是太卑,就是太亢。大陸人看不起經濟落後國家所有的人事物,而對先進國家常抱持一種羡慕和嫉妒交雜的態度。在臺灣,經常在媒體上聽到這樣的說法:“這事情如果被外國人看到多丟臉。。。”!各行各業默默耕耘的人們不容易得到認可,但一旦在國外得到競賽優勝,大家就不問究理地跟風追捧。一個不講究自識自信的價值體系如何激勵人們致力於基本功的建立?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又如何能夠侈言發揮潛力,創造發明,自我實現?

如果從一個外人的角度來看,海峽兩岸對學校教育的重視程度令人嘆服。這對社會文明的推進大有幫助,但可惜平均學習成績雖好,卻培養不出能引領風潮的大師級人才,更重要的是對促進幸福快樂人生的功效有限,有時甚至有害。在引人注目的政治和經濟之外,或許教育更是當前兩岸之間需要共同運用智慧解決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