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川普先生的一天

美國地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在一本自傳型的書中說了這麼一段話:“我每天很早起床,閱讀約一個鐘頭報紙。九點抵達辦公室後,開始打電話,每天要打五十到一百通電話。在其間,我大概要開十幾個會,通常會議時間都很短,不超過十五分鐘。我很少停下來吃中餐。六點半左右離開辦公室,回到家繼續打電話一直到十二點,包括週末在內。。。。“,接著他就開始詳細描述典型的一周行程細節,幾乎全都是電話或會議,對象包括最有影響力的商業人士,各界名人,重要政府官員等等。

在許多商業傳記中都可以讀到類似的內容,過去我總把它們當成一種勵志的行為典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確實有其過人之處,自己雖然無法完全效法,但起碼得做些類似的計劃,不能完成總也算努力過一把。但奇怪的是,退休下來這幾年商業書籍讀的雖少,可那天偶然看到這段描述時卻讓我差點嚇出一身冷汗。。。。天啊!這是什麽樣的人在過什麽樣的日子啊?如此忙碌的生活究竟給他帶來了什麽東西?。。。。或許更恰當的問題是:這樣的生活讓他失去了什麽東西?

我猜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川普”。對金錢和地位的追求只是自然反應了我們對於溫飽,安全和尊敬的需求。但除此之外,人之有別於獸就在於我們還有對親情,友情,社群,利他,創造,自我實現等等的天賦特性。換句話說,除了形而下的物質生活,人還有對形而上的精神生活的渴望。這種渴望無關人種,出生,教育,身份地位等等,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按照歷史學家的說法,某些人類文明在某些時間段,曾經把這些複雜的需求平衡的很好。但曾幾何時,“川普”類的價值觀成了現今世界的絕對主流。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我們不斷在潛移默化中被灌輸金錢的重要性。金錢不但是我們所處環境判斷事物優先順序的標準,更是我們在做出各種決定選擇時的依據。我們的老祖先們努力以滿足“需求”,現代人拼命以滿足“欲求”,不同的是,需求是天生的,而欲求是被不斷創造出來的。

佛家有個說法,在人所屬的世界之下有一個獸界。終其一生,禽獸所有的行為全都圍繞著食物打轉,它們無法思考,創造,或只是看見和食物沒有關聯的事物,為了食物它們甚至可以相互殘害。基督教中所謂的地獄(Shoel)描述的是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環境,在這裡,人像機械或禽獸般的存在。我對宗教的領悟不多,對川普先生的了解也僅限於報章雜誌中所載,但不知為何,當把這些事情兜在一塊時,我似乎看見了正在禽獸世界中過日子的人類。

我們四周充滿了抱怨時間不夠用的人,“太忙了”, “事情太多”是嘴中的口頭禪。人們特意“擠”出時間來和親人相處,朋友聚會,接近自然,反省學習,活動創造;而當和工作相關的“正”事突然出現時,這些“閒”事都得為其讓路。我們以忙碌為榮,害怕沒事可做也羨慕那些總是忙碌的人。即使是對在休假或已經退休的人來說,出於慣性也很難真正感受無需憂慮過去和或未來的“當下時間”。。。。換句話說,所有的時間都由外在事物所支配,我們活在一個不屬於自我,更別說是“有意識”的時間環境當中,這跟成日尋覓食物的禽獸有何不同?



“我這麼做不是為了錢”,文章中川普先生接著述說著他的生活,“我的錢夠多了,我談生意就像藝術家畫畫或作曲一樣,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我的耐心很有限,對有條理的事物感到不耐煩,於是尋找更多的生意機會。如果某一天我談成了幾筆大生意,看著電話和傳真不斷來回,辦公室氣氛興奮緊張,那麼,我從中得到的快感就跟許多其他人去度假一樣。。。。”。

不可否認,即使早已退出社會主流競爭行列,現在的我心中對於金錢和地位依然充滿嚮往,經常幻想像川普一樣四周圍繞知名人物,而身處舞台中心的我不僅長袖善舞,還能呼風喚雨。但和過去不同的是,我現在更在意的是過上有意識的生活,而不是“被”過生活。“川普先生的一天”過去對我來說很勵志,現在則是充滿了警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