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放下工作 開始樂活(六):三十而立

照我觀察,在大公司上班會碰上幾道門檻,第一道是進公司前兩年,其實這段時間更像延長的試用期,可能公司發現員工不適用,用各種冷落施壓的方法把他逼退,也可能是員工感覺志不在此,早早做個了斷。更重要的第二道門檻發生在30到35歲之間,這時人在公司已有一段時間,過了“小番薯”(Small Patato)的階段,進入需要真刀真槍證明自己能力的時候,對公司成文不成文規矩有一定了解,對自己在組織定位,以及起碼三五年內的前景看得比較清楚。

這時的體力,經驗,工作熱情等處在均衡高點,是事業快速發展期,也是奠立下一個30年工作和生活基調的關鍵時刻。通常這時剛成家不久或正努力建立家庭,不像以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看待事物有了新的考量標準。三十出頭還經常是職業生涯的撞牆期,雖然健康狀況還好,心理卻出現前所未有的倦怠感,就像是一個一路埋頭奔跑的馬拉松選手,突然抬起頭來檢驗是否跑錯方向,這樣的檢驗恐怕也是最後一次挑戰現況的機會,因為年過35就很難再改了。

如果眼前工作無法提供足夠成就和滿足感,三十多歲人的耐心比二十多或四十多歲都要小的多。獵頭公司最喜歡找三十出頭的人,因為好用耐用,價格不高,又有顆驛動的心。我曾經見過在這個階段轉換工作跑道的人有幾種可能:一是跳槽換公司,但仍留在類似行業或職能,通常升個職位,加點薪。二是自行創業或參與別人創業行動,行業別和職能職位可能和原工作相關,也可能毫無關係。三是進修充電,準備重新來過。

長遠來看,跳槽和繼續留在原公司差別不大,是金子就會發光,不是就不會。常聽人說十個創業者中九個失敗,我看到的十個都維持不久,幾乎全都又回到上班族行列,繼續原來類似的跑道。進修充電後的境遇差別很大,有些的確能上到過去難以企及的台階,有些只是浪費本來可以用來累積實力的大好時光。還有一種混得不錯的是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公司的人,歷經外界風霜,體會老東家的溫暖,而公司也樂得迎回帶槍投靠又熟悉公司文化的人。

三十出頭是個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尷尬年齡,工作經歷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食之或許無味,棄之必定可惜,但如果一開始方向就有偏差,繼續往前只會越跑越偏。從傳統判斷成功的標準來看,我對在這個年齡做重大職涯改變抱悲觀態度,但打自心底佩服有這樣勇氣的人,尤其對自行創業者更是如此。從表面看,他們大多表現一般,最終又回到朝九晚五的行列,但走過這麼一遭,眼界歷練其實和一直待在同一個窩已是大不相同,這也是為什麽原公司歡迎鳳還巢的原因。

我唯一不建議的是在對原公司抱有怨憤的狀況下離職跳槽,不切實際的期望新環境對自己賞識有加。通常碰到問題,如果不能直接面對解決,類似問題遲早還會再發生,於是只能不斷逃避,蹉跎歲月。孔老夫子說:三十而立,人到這時該學會了解和接受自身能力確有某些限制,同時對所長之處充滿自信。正因為相信自己的前途只有自己能掌握和改變,所以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或(自認)老闆如何愚昧無知,都不致於過度影響心情。

我在那個年齡也曾徬徨過,但每當覺得快失去耐性,總會碰上職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改變,一兩次後突然發覺想動也動不了了,因為改變的成本越來越高,誘因也因此越來越小。一旦(錯)過了這道門檻,基本就成了過河卒子,既然不能後退或橫移,只好寄情於努力向前衝,直到下個關卡在四十多歲時的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