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藝術人生

老婆喜歡畫畫,親戚朋友到家裡來看到她的作品,表示讚賞外,經常有人問她:準備何時開畫展?剛開始她還有點錯愕尷尬,不知如何回答,次數多了,理解這不過是種恭維之詞,哈拉兩句就算了。有趣的是,當反問對方喜歡什麽形式的藝術時,也會發生類似的錯愕尷尬,通常的回答是:哦,我沒什麽特別興趣!

我喜歡音樂,年輕時聽搖滾,後來範圍擴大到爵士和古典。雖然音樂細胞不算特發達,但除了愛聽之外,沒事也會抱把吉他,在有限技巧範圍內,彈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認識一些發燒友型的人,聽必聽專業音響,看必看知名樂團,沒有一定水準的設備和表演,通常進不了他們的法眼。

藝術是個挺有意思的東西,除非是幹這行的,否則沒法單靠它過日子。可溫飽之餘,生活中能圖的,基本上跟藝術都脫不了關係。通常不需要為生活打拼的有錢人愛收藏各種藝術品,或從事某種形式創造活動,不只是為附庸風雅,更是為滿足精神上的追求。即使是暴發戶型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對豪宅跑車二奶名包的嚮往,仍然是出自於一種對“美”的渴望。

藝術的作用正是呈現美,但美不只是漂亮,可常可久的美還必須含有“真”和“善”的成分,否則就容易流為膚淺的感官刺激。舉例:買名牌包不是不好,要看動機。如果只是喜歡它的外觀美感,那過不了多久就會喜新厭舊。但如果深入了解它的歷史沿革,設計理念,甚至製作過程等等,這個包代表的意義就超過只是一個漂亮的物品而已。英文字Appreciation既是“欣賞”,又是“理解”,大概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如果擁有包包純粹是為攀比炫耀身份地位的話,那跟藝術就扯不上邊了。

要理解藝術的真跟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動手,哪怕最簡單的嘗試都比只是用感官欣賞更能夠直接體會藝術之美。原因很簡單,一旦從一個旁觀者轉變為用一個創造者的眼光看待一件作品,突然間就像是跟作者建立起某種聯繫,對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挑戰有所感受,對最終完成的作品也更增添許多appreciation。從這個角度看,作品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因為它是一個“真實”創作過程的結果,而我們對作者的“良善”創作理念也較能心領神會。

以前看書上說藝術能降低對追求身份地位的焦慮,剛開始時不理解,藝術作品不是有品質好壞,而藝術家也有名氣大小的區別嗎?這些都應該是最容易產生攀比的東西才對啊!可一旦動手嘗試,道理昭然若揭。創造讓我們更有能力判斷作品的質量高低,可同時也讓我們更懂得尊重所有的作品和作者,因為藝海無涯,重點是過程。梵谷一輩子都沒畫出一幅自己滿意的畫,我們又憑什麽對還在學習進步中的作品嗤之以鼻?看熱鬧的人忙著追隨各種“名牌”,而沉浸在藝術海洋中的人截長補短,相互學習,為即使最微不足道的成長而熱情洋溢。

對藝術的喜好和才能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基因裡,雖然各有所偏,有人愛文學戲劇,有人擅長建築園藝,不一而足。發掘並且發揮自身所長是生活中最主要的樂趣來源。梵谷一身窮困潦倒,短短三十多年的生命,卻因為對藝術的追求而發光發熱。或許我們沒有他那麼高的天分,但卻自有本身的獨特和獨立性。可惜有人習慣性地把對美的追求和財富名聲聯繫在一起,有人因為缺乏自信而不願嘗試,本末倒置,莫此為甚。活在他人眼光當中,漠視自己內心精神需求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即使求得榮華富貴,說難聽點,跟行屍走肉有什麽不一樣?

藝術陶冶人生,少了它,渾噩度日,卻又成天擔憂天有不測長日將盡。有它相伴,每天生活豐富喜悅,即使人生隨時必須終止也不感遺憾。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接觸藝術時的簡單喜悅和下意識的模仿學習嗎?別再說自己沒有藝術細胞,也別再計算是否能出書開畫展。。。。坦誠面對自己,聆聽內心呼喚,立刻開始鑽研和動手嘗試,一個快樂充實的“藝術人生”其實就在我們眼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