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在可能範圍內移動自己能夠常保生活新鮮,擴展視野,還能省錢或賺錢,樂趣和好處很多。
這個新發展讓我底氣大振,總不能永遠投資失利吧,而且平心而論,要不是過去累積的經驗和對當地情況的了解,我也不敢貿然出手。嚐到這個甜頭後不久我就把澳洲的濱海小屋賣了,加碼投資北京房產,而這次,我是在為自己安排退休以後的窩。
關於退休以後住哪裡我考慮了相當長的時間,親戚朋友,物價水準,交通,文化,日常活動等等都在考量的範圍內,至於傳統退休銀髮族關心的氣候,醫療等暫時不做考慮。挑選的範圍界限很簡單:地球!這麼想是很瀟灑豪邁,但當然熟悉的程度還是很重要的,我考慮過美國和澳洲,美國是因為有親戚朋友,考慮過大陸的二線城市,譬如成都或昆明,還趁初差的機會,考察過當地的房地產,當然也考慮過回台灣,也趁休假的機會看過郊區的房子。
最後我決定住在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北京,原因是在當時看來最平衡的決定,國際航線四通八達,物價便宜,人文多元,又是中國的藝術文化之都,平日生活肯定不會無聊。所有像是市內交通,空氣品質等缺點似乎也都還在能夠容忍範圍內。還有一點北京不同於其它城市的是,它將在幾年後辦奧運!那代表著原本就很快的變革,將會更加日新月異。最後,埋藏心中的一點小心眼是,我希望親眼見證奧運帶來的不止是城市硬體的改變,還有政治思想軟體的改變,試想那該是多麼震撼人心的過程。
居住的地方很大程度決定日常生活的品質,人為什麽住在現在居住的地方?就學,就業,家人,醫療。。。。這些都是好理由,但不該被當成理所當然,偶爾問問自己為什麽不換個地方住,是檢視眼前和規劃未來的好方法。後來我才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其實人都是喜新厭舊的,當然家鄉因為承載了我們的成長歷程,永遠是根,但不表示非要一世人與它長相左右,在可能範圍內移動自己能夠常保生活新鮮,擴展視野,還能省錢或賺錢,樂趣和好處很多。
買了北京的第二套房子後,我對離開公司的時間又有了新的看法。原本是順其自然,放我走,我就走,不趕我走,就留著搶錢。新房子須要一年半後才蓋好,那時我已在北京又待了將近三年,心想乾脆退休加喬遷一起辦了。有了這個新目標,一天拖一天的工作似乎又多了些新動力。這好像就是我一生的寫照,永遠都是等到如何如何以後,我就怎麼怎麼!有些明明知道該趕快去做的事情,總要給自己一個藉口拖延。這次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離開公司和搬新家看似相關,其實完全是兩碼事,事後發展我的如意算盤也沒打成功,除了生活上因而多增加了點有趣的小細節外,基本無關宏旨,倒是讓我看明白人總愛自我設限和拖延推諉的壞習慣。
四十歲前不曾擁有房產,卻在短短幾年內前後買了三套(賣了一套)房,每次的出發點都是自住,投資升值或收租金都只能算是附帶考量,但是到那時為止,住在這三個房子(有一個還在蓋)中的天數加總起來不超過一個月。即使如此,我還是認為,買任何房地產的前提都必須是自住,好處是進可攻退可守,降低市場下跌負面影響的同時,還能享受可能增值或租金的回報。把投資增值作為買賣房產的主要原因,起碼對我來說,是承受不起的風險。
房地產外,我在銀行開了個基金賬戶。以前在台灣買的基金,碰上網絡泡沫,被套了兩三年,後來為買房早就全部認賠出清。這次重起爐灶,穩紮穩打,不求快速回報,只期望長期能夠擊敗定存利率,達到複利效果。說也奇怪,一旦心態改變,事情就跟著改變,小試身手買的第一個基金剛好碰上大陸股市瘋漲,半年內翻了一番,莫非真的利空出盡了?賣了以後小賺一筆當作旅行基金,一切重回基本面。。。。穩紮穩打,複利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