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畢業季節,在Facebook上看到多位大四生忙著研究所的選擇和甄試,壓力很重。回想自己念大學那個年代,大部分女生畢業找工作,只要要求不是太高,問題不大,而男生反正逃不過即將到來的兩年兵役,心裡上更是落個輕鬆。雖然時代不同,社會需求不同,競爭環境不同,個人期待不同等等等等,但還是想問一句:經歷過教改洗禮的現代年輕人,和過去相比,除了需要多念個研究所才能找到好工作外,到底還發生了哪些實質改變?
臺灣的教育改革至今十多年,改得不能說不多。以前大家抱怨小學生課業太重,不夠快樂,於是教改一下。可小學生書包變輕以後也沒快樂起來,因為節省的時間大都在各類補習班度過。以前中學教材死板,升學率掛帥,扼殺天才,於是教改一下。多少天才因此被拯救不可考,但考試的花樣翻新和次數變多是個事實,學生之間的攀比也沒因此而減少,明星的繼續明星,放牛的接著放牛。以前進大學要過聯考獨木橋,大學生少,社會整體競爭力不足,於是教改一下。現在錄取率將近百分百,可要說能力跟著學歷相對明顯提升,還真拿不出有力證據。
怎麼會這樣?是教改規劃有問題?老師不盡力?還是學生們不配合政策執行?。。。。都不是,我覺得要怪只能怪這社會,教改期望小孩有個快樂童年,可家長希望小孩贏(起碼別輸)在起跑線,於是補習班就永遠不缺生意可做。教改期望改變過度重視分數的觀念,可家長永遠希望小孩名列前茅,既然第一名只有一個,大部分的學生只好在挫折中成長,羨慕好學生的同時也看不起成績差的“壞學生”。教改期望人盡其才,行行出狀元,可用人單位校園征才對象經常不出那幾個明星大學,總不能讓其他所有人都成為麵包大王或職業球星吧,只好再度回歸分數第一,升學第一!
回臺這段時間見到聽到身邊許多和教養子女相關的事情,社會少子化的結果是每個小孩都背負著家長很高的期望。我所住大樓的小孩,從幼稚園到高中生,幾乎全都是家長專車接送上下學(包括補習班)。一家人為了小孩教育移民,搬家,換工作早就司空見慣。還有一個朋友小孩考上明星高中,壓力太大,經常逃學,在媽媽辭去工作緊迫盯人下勉強畢業。上了大學,故態復萌,被學校退學,年近三十,現正準備重考大學。從一般“正常”成人眼光來看,這是個標準問題學生,但問題真的出在學生身上嗎?
麥克阿瑟的【為子祈禱文】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文中闡述他對即將出世小孩的期望。他提到勇敢,堅毅,謙遜,憐憫,幽默等等道德和人格特質。而起碼在我所觀察到的絕大部分臺灣父母當中,關心小孩的事情跟以往沒什麼兩樣,依舊是分數,名次,甄試,才藝。。。。每次我看到小孩口中吐出幾個英文單字,大人就笑得合不攏嘴的時候,我心裏就在想:多可憐的小孩!不是會說英文單字可憐,而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冒險犯難精神的人生是不可能幸福的。我相信麥帥不是完全不在意小孩的考試分數,臺灣父母也不是刻意教導小孩依賴攀比,但我也相信不同的教養重點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以致完全不同的人生。
最近一位朋友念國中的小孩得到全臺作文比賽首獎,他在Facebook上告知親友這個好消息,大夥紛紛發文祝賀家長,更有人提出改進小孩較弱的數理科成績的秘方,可當我問起得獎作文內容的時候,卻發覺沒人讀過!身為成人的我們是如此理所當然的用我們的眼光來看待和評斷小孩世界,就像我們生活在物資匱乏環境中的上一代用他們的人生經驗影響我們一樣。可當我們有更多能力呵護教養小孩的時候,卻沒有作出調整,依舊用傳統功利導向的價值體系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等到他們為人父母的時候,自然也就如此影響他們的下一代。。。。
如此循環的結果是,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遷,不變的是世世代代的人生就在追求功利的老鼠賽跑中度過,差別只是以前追求溫飽,現在追求豪宅而已。事實上,社會越富足,精神匱乏的問題就越突出,要求改革的呼聲就越響亮,教改於是就只能換湯不換藥的重覆它的失敗。要立即改善現狀似乎很難,原因是雖然許多人不滿意,卻也被包括自己在內的群體鎖在一種相互制約的游戲之中,這個游戲規定首先做出改變的人必須接受被社會邊緣化的懲罰。許多人即使感受到日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卻在無可奈何下既成了制度的受害者也成了幫兇。
我沒有小孩,沒有辦法完全體會身為父母的艱辛和對小孩期望的殷切,是個最沒有資格對學生家長說三道四的人,可或許這也讓我更能從一個旁觀者清的角度看待種種現象。我不知道再過二十年教改會是個什麼局面,但有一件事似乎可以預見,那就是除非有敢於與眾不同的人出現現身說法,而且人數多到足以形成一種新的社會文化,否則二十年後學生除了需要再多念個博士班才能找到工作外,教改依然不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