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喧囂擁擠的馬尼拉,經過一個小時飛行,來到以旅遊著稱的宿霧(Cebu),沒想到迎接我的是更多的喧囂擁擠。宿霧是西班牙人建立的第一個城市,也是菲律賓第二大城,但是開發程度遠不及馬尼拉。在這只待到第二天就理解主要旅游資源並不在市區,而是周圍的島嶼。
接下來一周一共拜訪了四個小島,這裡除了沙灘外,另一大特色是潛水,有潛水者天堂的稱號。由於深海潛水需要一定培訓資格,所以我只嘗試了浮潛(Snorkeling)。即使如此,已經可以暢遊在各種五顏六色的魚群和奇形怪狀的珊瑚當中,一時之間,感覺自己像是也變成了一條魚,和它們和諧共生在絢麗奇幻的水底世界。來之前和旅館住客聊天,其中一人用“上癮”形容潛水的樂趣,當時無法體會,現在知道他所言不虛。
在島上那幾天一半以上時間下雨,如果是以前工作休假來此,恐怕早已抱怨連天。但當嘗試用本地人的心態看待,管它晴時多雲偶陣雨,都有相對應的生活方式。有一天和船家約好隔日一早出海潛水,沒想到一覺醒來大雨滂沱,跑去問船家是否會放晴,他說:也許會,也許不會!問他目的地天氣如何,他指指遠方天空說:也許好,也許不好!問他是否該按時出發,他說:可以走,也可以不走。。。。要是用城市生活心態生活在小島上,一定會急出病來。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在島上待上幾天,五官知覺都變得比平常靈敏許多。旅館房間沒有電視電話,第一天還覺得有點不太習慣,但很快就轉換成一種擺脫束縛的輕鬆感。來到一個只有八百居民的小島,和當地年輕人聊天,他說他們三餐都吃魚,偶爾才吃點從外地運進來的肉類和其他食物,問他最喜歡吃什麽,他說:魚!問他是否想去馬尼拉或其它大城市生活,他堅定地搖搖頭說:這裡什麽都有。我當時第一個念頭是一個人的出生能極大程度限制他的生活。下一秒。另一個想法冒了出來:如果能夠餐餐吃魚,又何必硬要費力追求肉的鮮美?
在另一個島上遇見一位意大利籍的潛水教練,她因為對潛水的熱愛,和厭倦老家朝九晚五的日子,四年前來到這裡,潛水之外,還成立了一家水底攝影工作室。外表還挺年輕的她看不出哪來那麼大勇氣離開熟悉環境,為夢想投身未知世界。她說工作室生意不好,正考慮收起來,或許改作旅館管理工作。她的笑容燦爛,語氣堅定,絲毫感受不出事業不順的憂慮。生活難道不正是這樣嗎?敢於堅持理想並不表示就此一帆風順,但堅持的過程就是源源不斷樂趣的來源,何必在乎功成名就?畏縮猶豫,不敢承擔風險,即使達到世人認定的成功,又有何滿足可言?
我一向喜歡大海,菲律賓海灘的自然純樸讓人放鬆,有一種靜如處子的和諧,而熱鬧非凡的水底世界又給人一種動如脫兔的力量感。相較之下,曾到過海峽兩岸的海灘,譬如三亞,大連,或墾丁,金山就顯得過於人工,人們享用海灘的方式也更偏向喧鬧刺激。另一個不同點是菲律賓人,無論居住在城市或小島,臉上經常掛著笑容,幾乎從不拒絕陌生人拍照的邀請,而且講話總是直視對方,態度坦蕩從容。但在華人世界,對待陌生人普遍較嚴肅,經常眼神飄忽,態度保守。
旅行真是個好東西,透過接觸和觀察,增加對陌生人事物的了解,擴大視野的結果就是自然展現出的包容和友好。最近發生菲律賓和台灣之間的外交事件,如果雙方都能更理解對方立場,想必能夠更心平氣和解決分歧。旅行讓人見識到世界的浩瀚多元,凸顯自身的渺小,因而不再事事計較。旅行同時又令人感受到個人存在的獨特神聖,因而更加珍惜生活,勇於做出改變。總之,現正在回程飛機上的我,已經在為下個旅程做規劃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