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放下工作 開始樂活(28):探索自我

我曾在一個自己並不認同,但又沒有太多選擇的旅程上奔跑22年,現在可不想因為心急又走上另一條錯誤的道路。 從上半場進入下半場不見得非要離開原來的工作,需要改變的是心態,上半場做的事情,不管多麼成功,大都受到外界眼光影響,下半場做的事可以和上半場部分重疊,但出發點是為了更有利於開發和實現自我。完全不改變也不太可能,因為下半場必須在學習,工作和休閒中得到真正的平衡,這跟傳統職場中明明工作主導一切,卻裝模作樣宣導鼓勵的工作和生活假平衡大不相同。 進入下半場雖然不一定要辭職,但一定要經過一段中場休息的時間。休息可以是生理上的,但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休息,我們從小進入學校開始就幾乎從沒有停止過為爭取成績和達成目標的鬥爭,早已習慣隨時提槍上陣,應付來自外界另一波的挑戰,年過四十該是停下腳步喘口氣,看看過去,想想未來的時候了。下半場還是會有新的挑戰,不同的是,因為目標由自己設定,碰上的挑戰和應付挑戰的心態和上半場自然不一樣,中場時間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夠專心透過探索自我來訂定新的人生目標。 剛離開職場的時候,心中盤算給自己一到兩年時間摸索下一步,我知道不可能就此不工作,因為即使不為錢,生活總還需要一個重心,當時心想最可能的還是回到企業界,畢竟,那是我最熟悉,最有經驗和最能貢獻所長的舞台,而兼職顧問也算是重回企業過程中的一項嘗試。但有意思的是,隨著退休生活的展開和調整,旅行次數的增加和閱讀的積累,一個新的想法在心中漸漸成型並鞏固,那就是:除非被錢所迫,這輩子再也不回企業界了! 我並不厭惡企業,否則也不會一待22年,何況工作上班的確提供學習和發揮技能的機會,雖然偶爾也有沮喪倦勤的低潮,但大致來說還好,更別提它帶來金錢物質上的回報才讓我在這裡有東挑西撿的條件,說討厭它太不夠意思。只是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發現除了商業技能外,我還有其他的興趣才幹,它們長期被閒置,我的目標是趁有生之年把它們挖掘並發揮出來,而回企業上班可做不到這點。 不上班的日子過得很悠閒,也很忙碌,有時忙到懷疑起以前怎麼會有時間上班?剛開始有些人跟我說,走著瞧把,頂多一年,你就會因為太無聊而回到上班族的行列,一年到了,我和上班族漸行漸遠。但是雖然不無聊,生活中總感覺還是少了些什麽東西,旅行很好,讀書很好,運動很好,但我還想“做”些什麽,實踐些什麽,完成些什麽。。。。我那時已比較懂得傾聽自己內心,知道有這樣的需求,卻拿不准到底那個什麽究竟是什麽。 我不急著找答案,之前提過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認識自己是稀有困難的心理成就,書中記錄許多有類似經驗的人也都花了很長時間探索自我,單靠看幾本書,回答幾份問卷顯然不夠。按照馬斯洛的說法,探索需要經過不斷嘗試和調整,觀察和自省,才能慢慢理出一個大方向,即使如此,之後的探索過程也不會就此停止。換句話說,雖然努力朝某一特定目標前進,真正重要的事情其實並不是最終是否達成目標,而是不斷探索的過程。我曾在一個自己並不認同,但又沒有太多選擇的旅程上奔跑22年,現在可不想因為心急又走上另一條錯誤的道路。 轉眼退休就快滿兩年,期間我嘗試過,並且決定不再花時間做兼職顧問,也放棄重回企業的原本打算,我還考慮過開家以書籍或電影為主題的咖啡廳或酒吧,也考慮過做義工,但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因素決定起碼暫時作罷。這時期待已久的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始,我正忙著安排觀看各項比賽的行程,有天突然接到大學同學從台灣打來的電話。自從來到北京,我跟老同學們多年失聯,他是輾轉好幾手才找到我,帶來的訊息是:要開畢業25年同學會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