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十年一覺中國夢 - 大陸職場甘苦談


 
台灣人到大陸打天下,動機無非為了更高的金錢回報,和更長遠的職涯規劃,現階段的大陸的確可以提供這樣環境,但畢竟不是最熟悉的地方,比較起留在台灣,前進大陸需要多做準備。有人把這些額外的準備功課當成吃苦頭,有人把它當成磨練甚至享受,越是用積極正面態度看待的人,越有可能達成設定目標。但無論喜歡與否,都要認清一個現實,那就是眼前台灣還能讓人們做選擇,如果這種狀況能持續或改善當然最好,但誰也不敢保證或許有那麼一天,到海外工作會成為台灣人迫不得已的出路。
 

在我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雖然人們成年後都需要工作養家活口,但不同地方人們對工作的看法很不一樣,表現在職場上的特性因此也大不相同,澳洲人大都把工作當成生活一部分,能少則少,以便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譬如家庭,興趣,健康等其他面向。工作在中國大陸既是生存必要,也是累積財富的手段,人們願意為賺錢付出各種生活代價,一個“好”工作必定是賺錢多的工作。台灣現況大致位於以上兩者之間,工作者除了求取金錢回報,也對性向志趣有一定程度要求。
                                                                                                

台灣年輕人進入社會,因為種種來自外界的壓力,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後忘記自己曾經一度擁有的人生理想,尤其隨著工作經驗累積,職務逐漸升高,責任逐漸加重,更容易將生活和工作間應有的平衡徹底拋棄。無處不在的社會主流功利思想鼓勵人們以事業為重,即使以犧牲人生其他重要面向作為代價也在所不惜。這樣的行為表現在當下或許不會製造太多問題,後遺症通常在年過中年之後逐漸浮現,疏離的家庭關係,快速惡化的身體健康是最常見症狀。
 

在中國大陸工作,這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因為既然來此的目的就是拼事業,當然得使出全力,許多台灣上班族將家眷留在台灣,一個人在大陸打拼,時間一長,很容易和難得見面的家人產生隔閡,而且大陸是個對男性充滿誘惑的地方,面對誘惑,花錢逢場作戲已經算是上焉,散盡家產,妻離子散的案例並不少見。獨處異地感覺寂寞孤獨很正常,應該試著結交一些不牽扯利害關係的本地朋友,同事鄰居,販夫走卒都可以,很多時候孤獨感其實肇始於自己的封閉,同是外地人也不會因為湊在一起就克服孤獨感,融入環境才是解決之道,敞開胸懷接納別人,不但幫助融入,而且還很有趣好玩。
 

台灣人在大陸健康情況不好的情形不少,原因很多,水土不服,食物不潔,空氣不佳,衛生條件不良,醫療環境不友善等,但不可否認,工作過度也經常難辭其咎。我本身工作習慣能不加班就不加班,但處在這種環境也很難不隨波逐流,因為就算刻意早點離開辦公室,頻繁出差依舊能將大把時間綁在旅途上,而就算盡量注意正常飲食,為求效率,仍然難以避免次數頻繁的工作午餐(邊開會邊吃簡餐),而在次數更加頻繁的聚餐場合,大吃大喝是例行公事。
 

台灣社會平均工作時間已經算長,大陸更是在所有相關調查報告中名列前茅,白領上班族超時工作是正常作息,偶爾有急事準時下班才是需要跟老闆報備的非常舉動,入夜以後從外部看辦公大樓,幾乎全都是徹夜燈火通明。如此工作強度,加上因此衍生的生活形態,讓多數人處在“亞健康”狀態之下,青壯年猝發過勞死案例屢見不鮮,許多上班族雖然不致病痛纏身,但明顯缺乏年輕人應有的青春氣息。
 

正在或有心想到大陸的台灣人,努力工作之餘,必須有比在台灣生活更高的健康意識,外在環境無法改變,就要從養成良好個人生活習慣開始,這需要相當強的意志力,因為大陸環境不但會導致人們過度工作,也會導致人們過度玩樂,兩者都對健康有害。我在大陸看過不少事業有成的人因為健康因素被迫做出負面改變,即使一路順遂直到退休,也有好幾位不久之後就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失去健康也失去生活。養成運動,和對健康不利事物說“不”的習慣是關鍵,事業再重要也需要身體支撐和享用,不要被外界環境拖累了人生最重要的支柱。
 

在外人地盤討生活需要有比在自家熟悉環境更高的情商(EQ),職場上與人相處本來就是一門藝術,既是歸屬感和友誼的主要來源,更有可能是生活中沮喪嫉妒苦痛的始作俑者。根據調查,大陸職場中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人有遭受過“冷暴力”的經驗,也就是被他人在有意無意間中傷,毀謗,打壓,冷落的經驗。冷暴力不會造成身體上的疼痛,卻會造成心裡上或大或小,或長或短的傷害,也是形成亞健康各種症狀:疲勞,失眠,頭痛,焦慮等的最主要因素,尤其當所謂的他人是工作中無可迴避的,譬如:直屬上司,下屬,主要客戶等人時,冷暴力可以將原本正常的生活直接打入地獄。
 

有這麼多人受到冷暴力的攻擊,就必定有相對數量的人用冷暴力攻擊別人,動機可能是為排擠異己,管理下屬,彰顯重要性,報復等等,心理學家做過研究,承受冷暴力固然痛苦,施行冷暴力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因為這種行為反應人性陰暗面,如果不但不加節制,反而任其成為職場求生工具,久而久之,必會形成精神上難以治癒的疾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國大陸職場冷暴力的問題比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地方更加嚴重,這點和中國傳統強調尊卑長幼的階級意識有關,也和競爭激烈的社會現況有關,台灣人剛到這裡經常很不習慣各種行政人員的官腔官調,如果有求於人,即使只是對方份內工作,也常會被看臉色。
 

碰到冷暴力,專家建議不要情緒化處理,因為這正是施暴人期望看到的反應,也不要逃避迂回,堅定而委婉的直接和當事人溝通,如果多次努力仍不能改變就想辦法換個工作場所。而且無論如何都不要施暴於人,因為會置自己於冤冤相報的不堪境界,尤其如果身爲主管,對下屬施展冷暴力或許一時逞了官威,卻破壞團隊的工作氛圍,得不償失。克制自己不容易,長此以往能為自己在組織中樹立正面形象,重點是理解這麼做的目的不是為成全他人,也不只是爲組織績效,更是爲了讓自己日子過得比較舒坦有趣。
 

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企業組織提供多數人心裡歸屬感的需求,如果運氣好加入的企業形象和業績都很好,身為員工自然心生驕傲,反之亦然。我們平時對這種需求認知不深,一旦離職,在沒有找到下一個歸宿前,失落感油然而生,這也是不少人雖然對現況不滿,卻不願意輕易改變的原因。台灣人在大陸工作,比在台灣更容易產生缺乏心理歸屬的問題,如果職業生涯一切順利那還好,但如果碰上不順瓶頸,容易產生不知為何而戰的倦怠感,解決之道是經常反省自身的生活目標,工作賺錢養家活口之外,還有什麽追求和意義,如果現況根本違背個人價值取向,不如早點做出改變。
 

職場是人在成年之後展現長才的舞台,工作提供的挑戰讓人們在校所學能派上用場,隨著不斷加重的責任,新的挑戰更提供人們不斷學習成長的機會。工作成就不但讓人們自我感覺良好,還經常獲致外界認可,形式從被老闆拍拍肩膀到實質獎勵升遷加薪都是受到尊重的呈現。因為人性對自尊和他人尊重的需求無時不有,貫穿一生,工作之於快樂人生的重要性自然不言可喻,即使眼前不需要為五斗米而折腰,或者退休以後,許多人仍然選擇持續工作,接受新的挑戰,創造新的成就。
 

但職場不是天堂,如果負責職務不能發揮所長,甚至需要自曝其短,那工作也可以成爲一場噩夢。許多企業自詡人性化管理,事實是無論如何人性,組織終究得靠制度運轉,對員工技能需求也必定以組織目的為前提,但人不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貨品,各有各的特長短板。有人用在黑暗中拼圖形容組織和個人之間關係,組織是完整圖像,個人就像一塊塊拼圖碎片,拼完後打開燈光仔細一看,才發現大多碎片放錯位置,是被硬塞進空格的。如果工作恰好符合自身志趣能力,那每天早上必能從床上跳起迫不及待投入工作,現實世界有這種福氣的人少之又少,多數人們面臨狀況是工作中無趣艱澀的部分造成生活不同程度折磨。
 

因為是為外人工作,台灣人在大陸經常碰上“玻璃天花板”的問題,也就是無論具備多少技能或如何努力,在攀爬職業階梯的道路上總是碰到一些有形無形的障礙,就像頭頂上有一面玻璃做的天花板一樣,雖然看得見更上層職位,卻永遠爬不上去。甚至有些組織(譬如家族企業,某些跨國公司和大陸國營企業)的天花板根本不是玻璃做的,而是擺明了只有某種身份才能進入管理層,在這種組織工作需要及早認清現實,理解勞資雙方階段性相互利用是職場生存遊戲規則的一部分,無可厚非,台灣員工通常比較忠厚老實,在這裡發揮過多對組織的忠誠投入,或抱怨不受賞識,同樣沒有必要。
 

工作帶來的成長學習讓人們有機會更清楚認識自己的潜能,也讓人們有機會把屬于自身的特點長才發揮出來,因此帶來名譽獎賞還在其次,實現自我過程中産生精神上的陶冶陶醉比物質享受更可長可久。但生活中除了工作外還有其他需求,現今社會賦予工作的正當性高過一切,譬如超時工作無法陪伴家人常被認爲是責任心和愛家顧家的表現,工作過度造成身體衰弱傷害甚至可能被推舉爲勞動楷模,這種扭曲的工作價值觀能讓工作狂們獲得一時掌聲,但是對產生真正平靜喜悅的自我實現並沒有任何幫助。
 

從事不符合個人特點長才的工作,會產生一項被一般人忽視的問題:失去自我!人在成長過程當中,藉由嘗試和摸索,對自身特點多少有些認知,並且由此產生對未來的憧憬,也就是人生志願和理想,成年後社會現實往往將夢想澆熄,或至少佔時擱置,在各種責任壓力下,運氣好一點,從事職業不至於過於無趣或令人沮喪,運氣稍差就只能感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忙忙碌碌,汲汲營營的職業生涯一轉眼就將人們帶到中老年階段,這時即使外部責任已盡,卻也失去重新拾回實現人生志願所需的健康和技能,換句話說,也就是再也無法走上實現自我的道路。
 

選擇出走到大陸打天下的台灣人,通常有比其他人更清楚的目標,和更強大的勇氣,只要將視野拉得更長遠一些,訂出階段性人生目標,就能在追求更成功職業生涯的同時,不讓自身因為生活受外界掌控導致失去自我,即使迫於眼前工作,無法完全兼顧培養興趣,發展精神,也絕不要就此放棄。專家說發揮長才比改善缺點快樂得多,成就也大得多,但組織往往要求個人補足缺點更重於嘗試創新,因此經常檢視工作和生活內容非常重要,盡量使工作內容朝發揮自己長才方向靠攏,必要時果斷作出調整,即使造成事業一時放緩甚至倒退也在所不惜,不要忘記職業生涯再重要,總有過去的時候,為完整人生打基礎必須趁現在。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描述身而為人有下列幾項天生需求:

生理

安全

歸屬感

自尊和他人尊重

自我實現

之所以稱為層次是因為如果上一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下一個需求就不會發生,打個比方:肚子都吃不飽的人絕不會煩惱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仔細推敲工作能帶給人們的種種幫助和好處,會發現它可以滿足所有層次的人性需求,不但是生活必須,更是快樂幸福的源頭,少了工作,人的一生不但無以為繼,而且暗淡無光。
 

但工作也處處充滿著陷阱,稍不留意,很容易成為生活中煩惱悲傷的主要來源。天堂或地獄的差別在於工作者是否清楚認知生活目標,自身特點,以及如何定位工作扮演的角色。以需求層次為背景,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不會長久只停留在求取溫飽的階段,但還是有太多人自我設限,在滿足生理,安全和歸屬之後,被物質誘惑造成的“尊重”假像卡住,以致難以走上自我實現,很可惜,在缺乏精神追求,一切向錢看的中國大陸,這種情形更容易發生,生活於此不可不慎。
 

回想自己在大陸的職場歲月,小結經驗,我認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不要誤會這是因為人治社會搞人際關係比認真做事重要,而是因為這是個龐大多元的地方,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人跟人間思維和行為方式差異性很大,與其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更好的方法是一以貫之,以誠待人,雖然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有時吃點小虧不傷大雅,而誠懇的態度,包容的行為,能夠讓一個來自海峽對岸的外地人優游自在於一個看似處處艱險的職場環境。
 

對台灣人來說,大陸工作環境有許多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少不利之處,用刻板印象意識形態看待大陸職場,限制很多,換個角度,卻又海闊天空。就像有些到過大陸北方的台灣人不喜歡北京氣候,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春秋又太短,有些人卻很喜歡,因為四季特別分明,同樣的,有些人覺得北方人很粗魯無禮,從另一角度接觸,卻又很直爽可愛。不熟悉的東西不見得不好,跨出舒適區嘗試新鮮一開始不容易,一旦食髓知味,會發現這不只是生存之道,更是生活中樂趣和意義的主要來源。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十年一覺中國夢 - 工作篇 - 台灣上班族優劣勢


 
早期大陸就業市場中,在不同企業環境討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差別很大,國營企業重人際關係,外商看數字辦事,台企要和老闆討價還價,合資企業看領導風向等等。但隨著商業環境越見成熟,行業競爭越見白熱,除了一些依然擁有獨占地位的行業之外,所有企業對員工能力的要求漸趨統一,以前少見人才在不同領域間流動,現在也變得頻繁起來,現今台幹可能遊走於任何企業,憑藉經歷能力和大陸本地以及來自全球的國際人才一較長短。但是,基於相同原因,過去在大陸的台商用人偏向來自台灣的“自己人”,現在也開始越來越能力導向,台幹的保障名額不再有保障,許多以前台灣人從事的工作被能力更高,要求薪資卻更低的大陸人所取代。
 

學習能力在現今職場扮演重要角色,過去年輕人一旦進入某個行業,鮮少轉換,磨成“老師傅“之後仍然有經驗傳承的價值,新式商業環境比過去更強調應變的重要性,不要說行業技術不斷更新,連整個行業都可能在一夜之間消失或被取代。在這樣職場環境中討生活,壞消息是隨時隨地需要面對外部環境改變帶來的全新挑戰,過去賴以為生的技能經驗很可能被市場無情淘汰,好消息是只要掌握幾項關鍵能力,隨時準備接受新知,就可以在過去難以想像的不同領域之間,優游自在,游刃有餘。
 

台幹在大陸有什麽競爭優劣勢?首先,如果我們談論的是當今世界其他被看好的未來市場,例如印度,巴西等,那麼台灣人的確佔不了多少便宜,但在鄰近的中國大陸,同文同種就是最明顯的優勢,再加上早期台商打下的深厚人脈,都是台灣人的競爭籌碼。
 

當今全球有幾千萬非中文人口正在學習中文,而中文是一種很不容易學的語言,我在外商公司二十多年中,見過上百位試圖學習中文的老外同事,有些非常努力,結果卻無一例外難以使用中文應付日常生活。原因除了難學外,華人社會對洋涇濱中文的包容程度低也造成老外開口意願不高,在國際場合,人們可以接受各種不同口音的英文,但一聽到洋腔洋調的中文就當成笑話笑場,結果是大陸人願意用中文直接交流的老外“中國通”至今依然很少。而這還只是語言,如果講到文字和文化,隔閡更大,我在大陸碰見過中文講的字正腔圓的老外,在開會過程中和本地人溝通卻像雞同鴨講,如果沒有人從旁幫忙,簡直講不下去,因為溝通中語言成分其實佔比例不高,對文化背景的理解,肢體動作等更加重要。
 

大陸不同省份之間有很明顯的口音用語差異。我以前住在北京,外地人多,比較沒有被當成外來人看待的問題,出差到小地方就不同了,本地人一聽口音就知道我是外地人,如果問起,通常在大陸北方,我就說我來自南方,如果在南方,我就說來自北方,只要能不加深對方隔閡感就好。台灣人在理解本地文化方面比老外有優勢,但還是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多接觸不同人,多運用同理心,自然能在語言通行無阻的基礎上,更加強競爭優勢。
 

台灣員工在面對大陸本地人的競爭時也有一定強項,或者應該說大陸員工有明顯的弱項,首先是對市場經濟的理解。大陸這方面歷史短,經驗少,以前我在大陸的銷售隊伍出門打仗唯一武器就是價格,碰上對手削價競爭就沒轍了,我們這些外派人員的責任就是傳授給他們品質,品牌,服務,促銷等等的概念和技巧,這些在成熟市場被視作理所當然的技能在大陸相對新穎,執行過程中員工把廣告招牌掛在公廁門口,或囤積變賣促銷禮品的怪事常常發生。
 

台灣員工的客戶服務意識明顯比大陸強,這跟服務業較發達有關,一般台灣人日常生活習慣把謝謝,不好意思這類話語掛在嘴邊,但在大陸要注意禮太多人是會怪的,有可能招致別有用心的質疑。在台灣人印像中,大陸人較粗魯,不懂禮貌,我的觀察是對了一半,有些刻板印象其實只是表達方式不同,台灣受日本文化影響比大陸深得多,回想在哈日風掀起之前,社會風氣其實也沒有那麼多禮貌用語。禮貌當然是好事,但要真心誠意,台灣許多從事服務業的人熱忱用心,但不可否認也有不少只是懂得制式用語,實質服務比不加修飾的大陸更加冷漠不專業。
 

其次是團隊合作,一般來說,大陸員工對外單打獨鬥能力很強,這和他們從小到大必須從種種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有關,但遇上需要打和內部協調溝通的團體戰時,經常不但不能發揮即戰力,有時還因為過於強調個人利益而成為害群之馬。開內部會議時,各部門之間相互指責推諉是常有的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以前會盡量把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相連結,卻又發生相互踢皮球,有事沒人做的現象,如何拿捏成了管理層很頭痛的問題。
 

這方面台灣員工好得多,只要清楚告知組織意圖,大部分員工都能以大局為重,與人合作發揮團隊戰力,過程中也不會過於刻意突顯個人貢獻,這點得利於台灣教育環境強調服從,不鼓勵個人色彩。但這也有可能產生一體兩面的效果,過於隱藏個人可能造成好意見或危機警告不能適時納入決策;過於強調與人為善,不願觸發衝突,不善解決衝突,都有可能影響團隊決策和執行決策的品質,職場上適度的“霸氣“還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大陸員工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誠信度,以前我的公司曾發生負責廣告外包員工拿廠商回扣事件,為了立下規矩,公司管理層決議將涉案員工移送法辦,那時剛好碰上前北京市長貪污案,官方發布的信息是貪污十六萬判刑十六年,於是當時有個說法是每貪一萬判一年,超過三十萬就可能被判死刑。為此,公司怕處罰太嚴重影響員工前途還刻意壓低金額,結果卻不但沒被判刑,這位員工還在離職後立刻就在另一家公司開始上班,後來從側面管道打聽,當地警察機關認為本地員工從外商公司拿點好處沒什麽大不了。
 

幾乎同時,公司發生另一個事件,一位負責公共事務的同事為了安排公司管理層和政府官員會面,積極打聽這位官員的行程,結果被以打探國家機密為由扣押,公司花了很大力氣幫他脫罪,最終還是免不了一定程度的懲罰。這兩個事件沒有關聯性,只是說明在法令不彰的人治社會中,誠信得不到重視伸張幾乎是必然後果。這些年來,大陸員工往往因為表現優異成為企業內各個部門的主管,卻很難得掌握財務大權,就是因為這方面的顧慮,台灣員工相對的忠誠度較高,比較“給力”。
 

和大陸本地員工比較,台灣上班族也有較弱的地方,大都和之前討論過的工作態度有關,我兩年前回台後和大學生有不少接觸,發現仍然有相當比例的年輕人不願意赴對岸工作,當然每個人狀況都不同,意願自然有高低,留在台灣也不表示沒有機會,但當再深入探究,其中一個因素就顯得越發突出,那就是:缺乏自信!這是台灣年輕人的通病,也是在國際舞台上競爭的致命傷,我自己也曾經深受其害,後來花了許多時間和努力才慢慢克服。
 

台灣年輕人另一項通病是對自己的前途缺乏主見,談到學校畢業以後的選項每每以父母期望為主要考量。我前陣子到一個國立大學演講,會後有一位同學跑來告訴我他剛申請上一所上海著名大學研究所,並且和父親親自跑了一趟看環境,發現學校宿舍洗澡熱水需要自己挑,他父親因此勸他不要去,他問我意見如何。當時聽得我很驚訝,只勸他自己想清楚未來目標,後來我把這事當成奇人異事講給其他人聽,更令我驚訝的是許多人都認為這位父親的做法很正常。父母親出發點必定是好的,但因此造成早已長大成人的子女不清楚個人志向,不能為生活負全責,那就難怪缺乏自信,抗壓能力差等問題相應而生。
 

缺乏自信必定減低溝通和協調組織的成效,缺乏自信也必定難以激勵他人,此外,之前提過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會對成就力造成負面影響。台灣員工在國際舞台最吃虧的地方說穿了就是領導力,這和過於強調應試的教育方式和封閉內視的生活環境有絕對關係,我自己剛接觸國際工作環境時碰上受訓或開會的場合習慣坐著聽訓,卻發現其他人都積極公開發表意見,後來久了才慢慢習慣,也學會表達自己和鼓勵別人表達意見的習性,再回到台灣的大學校園,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公開場合依然沉默被動,背著師長卻又一堆牢騷,這種態度相當程度降低台灣員工在職場的競爭能力。
 

一般而言,大陸員工對交辦工作的積極度和敬業精神令人佩服,從好處看是遇困難不輕言放棄,以前我的部門在新疆烏魯木齊有一位業務員,因為客戶欠錢於是三不五時上門喝茶,後來乾脆賴著不走,客戶受不了他的軟硬兼施只好付錢送神,為此他得到公司表揚。但從負面角度看,這樣的員工較有可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如果破壞誠信,甚至法律,給公司帶來損失更大。身為這樣人的主管,需要知人善任,幫助他揚長避短,身為同事,要學習他積極任事的態度。
 

當時我心裡就在想有多少台灣人能做到和這位大陸員工相同的行為?台灣年輕人一般來說生長環境比大陸同齡人優渥,碰上較苦較難的事情,因為退路多,失敗成本低,容易放棄,表面看起來“只要我喜歡,有什麽不可以?“很酷,長此以往,職場看重的毅力勇氣必定打大折扣。還有就是台灣年輕人臉皮較薄,過於在意外人看法,這事本身沒什麽錯,錯是錯在因此忽略更重要目標,要克服還是得回到培養多嘗試,多失敗,因而多學習成長的生活態度,許多事一回生二回熟,多出幾次糗,以後就習慣了。
 

和兩岸之外的國際員工比較,台灣員工較明顯的缺點一是英文表達能力,二是國際觀。台灣人的平均英文程度其實不差,但因為缺乏自信,怕講不好講不對而不開口,很可惜。台灣教育環境總是要求學生對問題給出標準答案,錯了要受懲罰,而且很丟臉。事實上,大多時候工作面對的問題沒有正確解答,需要經由團隊論辯才能獲致妥協後的解決方案,與其強背更多英文單字,台灣上班族更需要培養的是表達和溝通的能力,透過不卑不亢的討論交流,不但提升領導力,英文也必定跟著進步。
 

一般來說,大陸年輕人剛進社會的時候,平均英文程度比台灣年輕人差,但是一段時間後就逐漸追上或超越,所以當有人問我海峽兩岸的英文程度時,我都會先反問“哪個年齡段?”。原因是大陸學生,尤其是大城市以外的學生,死讀課本應付考試,甚至把整本英文字典背下來都是常事,但生活中使用機會少,難以開口,進入社會後他們積極主動參與任何能聽,說,寫英文的場合,程度提升很快。台灣年輕人,雖然比較樂於參加相關社團,課外練習等活動,但老毛病自信心不足,怕犯錯,臉皮薄,自然被別人追過。
 

台灣社會近年來有越來越封閉內視的傾向,一般人對外界發生什麽事大都不太關心,媒體也幾乎看不到國際新聞,碰上外在環境衝擊除了抱怨以外,鮮少走出去積極應對,早年台商一卡皮箱走天下,用台式破英文橫衝直撞的拓荒精神消磨許多。年輕世代除了表達能力下降外,還有國際觀的欠缺,其實台灣社會開放,移動自由,高等教育普及,人力平均素質相當高,但過於受到保護,缺乏危機感,在熟悉環境中悠遊自在,一旦面對陌生外界,難以用包容多元的態度待人處事,和冒險犯難的精神克服挑戰。
 

記得前幾年每當有人比較起海峽兩岸的教育制度和學生素質時,最常被提起的台灣強項就是“國際觀”,現在看來這項優勢在快速流失當中,一方面大陸越來越開放,教學方式也比以前靈活許多,而且既然以大國崛起自許,自然對國際間各行業領域的佼佼者多所研究探討。另一方面台灣卻反而走上回頭路,如今出國留學人數比過去經濟不發達時還少,以前考大學像擠窄門,現在一人發一所大學念,走出去的動力和壓力大不如前。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少數願意吃苦耐勞的年輕人,到海外打工遊學,體驗人生,照說應該受到社會舉雙手鼓勵,竟被部分家長和媒體形容為國際台勞,情何以堪?
 

台灣對外來勞力包括學生設下重重限制,短期內看似保護本土利益,但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中漸漸失去可長可久的競爭能力,處境日益艱困的行業和上班族指望政府保障經濟和教育的“公平正義”,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政府只能到處滅火,在開放和保護之間猶猶豫豫,進退失據。大陸近年不遺餘力從外部引進人才,雖然擠壓內部就業機會,但大夥早已習慣面對困境尋求突破,與外來人力相互合作競爭,自然把餅越做越大。兩相比較,一時讓人搞不清楚兩岸間究竟誰在施行資本主義,而誰又在施行社會主義?
 

台灣員工要在大陸這個大精彩,彩金大的職場舞台打出一片天必須要首先清楚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弱勢,然後盡量發揮長處,改善缺點,不能改善就想辦法避開。許多和工作相關的技能需要時間和機會慢慢積累,但也有些心理因素,改變常常只在一念之間。有興趣到大陸發展的人還務必要擺脫自娛自樂的封閉生活形態,多接觸各種人事物,學習看待中國大陸不只是一水之隔的淘金堀,更是影響整個世界村的重要成員,掌握身為華人的優勢,理解並適應國際環境,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十年一覺中國夢 - 工作篇 - 用能力說話


 
大企業喜歡用“白紙”,尤其是徵聘打算長期培養的儲備幹部時,大都堅持使用沒有經驗的畢業生,沒有經驗代表沒有壞習性,引進後再慢慢一層層塗上企業本身的色彩,這就是許多企業放著大把想從別的公司跳槽過來的現成經驗不用,卻花許多時間力氣到校園徵才的原因。但因為大學數量太多,所以只挑選重點做活動,雖然難免有遺珠之憾,但考量成本效率,也只能如此。 

我過去工作大部分時間職責是市場行銷,本職之外,幾乎每年都會應人事部門要求一起到幾個特定城市的特定大學去徵選儲備幹部,一般來說,學生反應非常熱烈,如果預計要招十幾個人,有時可以收到上千份應徵信函,徵才說明會更是能把學校最大的禮堂擠得水洩不通。雖然我只是配合人事部門來說明業務性質,但學生們經常利用各種機會直接把履歷表塞給我,或逮任何機會抓著我做自我介紹,還有人在會議上問一些很深奧專業的問題,這些都是為了給企業留下較深刻印象,你可以質疑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否有效,甚至自作聰明,但不能否認他們積極進取的心態令人佩服。 

應徵者必須大學畢業,而且最好是某幾個特定大學,至於讀的是什麽科系,成績高低,是否有碩博士學位,或者是否有特殊證照等,在例行引進儲備人才過程中通常不是考量重點。企業要的是資質良好的璞玉,在此基礎上,即使專業知識有所不足,日後再訓練或協助取得相關資歷都相對容易。舉個例子,企業從市場上聘用一位擁有會計師執照的財務人員不難,但是要培養一位懂得企業文化,具有領導和組織能力,抗壓性強,能積極任事的財務經理就需要從長計議了。 

許多台灣年輕人,尤其是在學學生對學歷存有迷思,學歷的確很重要,但只能算入門檻,與其花許多時間精力只為成就一張漂亮的履歷表,不如想辦法加強自己在課堂上學不到的職場生存能力。職業生涯是一場馬拉松賽,學歷和證照可以讓自己站在起跑線較靠前的位置,但更重要得多的是續航力,這需要靠常被人們籠統稱之為工作能力的東西,可惜一般人對此常有誤解或理解不深。 

還有許多人在選擇就讀科系時,以日後進入職場的難易程度和相應薪水待遇為主要考量,同樣的,大學學什麽的確非常重要,但它真正重要性在於進入社會之後的續航能力,所謂男怕入錯行,其實男女都一樣,一旦入行,很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如果工作適合自身性向志趣,就可以在職業生涯中不斷學習成長,碰上瓶頸也較能忍耐突破,如果只為找個眾人眼光中的“好”工作,又是犯了只是不想輸在起跑線上的錯,即使順利起步,越跑越痛苦,越跑越落後,想再重新開始更是難上加難。 

另外一項能力入門檻是英文,台灣上班族常對此也有些不正確看法,英文是國際共通語言,必要的商業工具,但不過就是一項工具,只要常常使用必定熟能生巧。許多台灣人自認英文程度比別人差,那是因為使用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大學畢業起碼學了十幾年英文,根基都有,重點是多講多聽多寫,企業徵才考英文口語,敢說比說得好更重要,因為企業不怕你加入後沒有機會使用和練習,只怕你不願或不敢嘗試。 

在我職業生涯剛開始對外聯繫以電報(Telex)為主,後來改為傳真(Fax),有了電郵(eMail)之後當然就以最快速直接的電郵為主,但無論用什麽媒介,語言都是英文,久而久之就養成用英文思考的習慣,當然整體能力還是比不上以英文為母語的老外,但應付工作生活沒有問題,語言就是這麼回事,用就會,不用就不會。現在電腦中文輸入很發達,多數台灣人習慣用中文發電郵或短信,反而比我們以前少了許多練習使用英文的機會,必須靠自己平時主動找管道,譬如看書,聽音樂,聽廣播,看沒有翻譯字幕的影視節目等訓練英文能力,直到成為自然反應。 

既然學歷和英文都只是入門檻,那比勝負的是什麽?我們常說某人工作能力強,到底強在哪裡?如何培養?不同企業的人力資源系統和使用術語或有不同,但對才幹的要求其實大同小異,而所謂才幹是能夠被用科學方法說明和測量的,只是這本身就是一門相當複雜的技能,需要有一定人力資源實務經驗才能認識清楚,如果要進一步測量,更需要藉由專業設計的方法從被測人實際行為經歷中做歸納評斷,在我二十多年職涯經歷中,有三年專職人力資源,略知其中原委。 

企業需要的才幹首先是指一定程度以上的聰明才智,這就是為什麽要求特定大學畢業的原因,不要求科系,成績,更高學歷是因為那些都無法證明更高的智力。智力代表的是分析和學習的能力,也就是把複雜困難的大狀況拆解成容易理解克服的小事件的技能,以及創造創新,也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測量智力可以用設計過的面談,角色扮演,執行專案等方法,但一般最常用的是筆試,考什麽?考IQ!人的智力大約在十五六歲固定,教育能幫助智力發展,但效果有限,換句話說,學歷能一定程度證明智力,但兩者間不成絕對正比。 

許多公司徵才方法是老闆面談,一錘定音,面談很有用,但不是那種只憑個人感覺的面談,而是經過專業設計的方法,有人將它稱為結構式面談,從簡單的“是或不是”,“有或沒有”等封閉性問題,到各種需要更複雜條理的開放式問題,一路向上,測試應徵者的思考和邏輯推理能力。在面談過程中回答是非對錯通常不是重點,但許多台灣應試者過於在乎給出錯誤答案,又對問題背後意圖賦予太多沒有必要的臆測,以致經常猶猶豫豫,總是在尋找最合適的回答,反而弄巧成拙。企業要的是敢於跳出框架,發散思維的腦袋,招進來後再加以框架就好,而不是只能接受指令,面對不熟悉狀況手足無措的人。 

其次是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就是在面對挑戰時所展現出來的勇氣,和碰到困難瓶頸時的韌性,還有就是在設定工作目標時的抱負。測量積極性同樣可以用面談等等方法,對於沒有正式工作經驗的畢業生來說,擁有越多打工或社團資歷越佔優勢,原因是嘗試越多,克服挑戰的經歷必定越多。許多人在面談時喜歡強調自己的成功事蹟,有經驗的考官更看重失敗經歷,因為失敗的前提是嘗試,嘗試需要勇氣,而且通常最寶貴的學習都是來自失敗。經常思考和培養屬於自己人生目標的人,積極性也必定高於沒有夢想的人。 

台灣員工在這個項目的測試通常很吃虧,我們大多從小被教導守規矩,不可與眾不同,在課堂上聽到來自師長最多的指令就是“不要講話”,久而久之,培養出不輕易發表個人意見和展現個人情緒的習性,遇事即使內心如火,經常不知如何表達,以致在面談或角色扮演過程中,明明很有主見和積極性,卻講不出來或做不出來,很可惜。在台灣現階段家庭和學校教育沒有從根改變的環境中,克服這個問題不容易,但我見過許多很有觀察和反省能力的台灣年輕人,刻意在這方面上下工夫,也得到很好成效,關鍵是理解這項能力為什麽重要,才能對症下藥。 

第三項能力是領導力,台灣員工常將這按照字面含義誤解成發號施令的能力,其實它更接近中文語義中的影響力,而且不限於只是影響屬下,而是上下左右內外全方位的影響力。要影響別人首先需要的技能是溝通,其次是協調和組織,再加上激勵他人的能力。測量領導力需要透過實例判斷被測人碰到狀況是否能以大局為重,以身作則,是否有同理心,能創造雙贏,是否樂於與人合作,並且知人善用。除此之外還要有“直升機”的視野,也就是既能見樹又能見林,不止有高遠抱負,還能挽起袖子處理細節。 

我們以前測試領導力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將大約五六個人湊在一起,丟給他們一個難題,讓他們在固定時間內提出解決方案,當這些應試者在討論時,考官們在後方靜靜觀察,即使眼見方向錯誤也絕不插手。最終提出的方案品質好壞對領導力展現有一定影響,但不是最重要影響,更重要的是與會者的表現,有些人為了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就努力主導會議,有些人怕出錯很少說話,其實重點不是說多說少,而是對達成決策做出多少有形或無形的實質貢獻,有人提建議,有人檢查建議的可行性,有人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有人匯總,甚至有人提醒大家時間快到了等等都是很好的領導力呈現。 

以上三點可以被簡單描述成:

領悟力:你有多聰明?

成就力:你有多飢渴?

領導力:你的影響力有多強?

是大企業在徵選儲備幹部時最看重的東西。當然碰上特定職位出缺,企業經常也會對外徵選有特定經驗或資格的人,這時選人標準會有所不同,但即使如此,一旦進入組織之後,往後的升遷流動,由以上所述三項能力綜合形成的“潛力”還將扮演決定因素。 

這三項能力領域之間有一定關聯性,聰明才智高的人面對困難經常選擇躲避,野心強大的人擅於克服困難,卻不擅與人相處等等,要找到在三項領域中都很厲害的人不容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板,這很正常,重點是要認識自身特點,揚長補短。 

如果還是一知半解,可以用一個例子說明,我以前常讓學生們把大家都很熟悉的幾個人按能力高低排列,如有爭議就相互辯論以致達成共識,這幾個人是:馬英九,蔡英文,陳水扁和李遠哲。有趣的是,雖然各項目排序不盡相同,但綜合起來被排第一的幾乎無一例外總是李遠哲。我的解讀是台灣“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還是很深,得諾貝爾獎的想當然爾比碩士博士更聰明,能力也更強。 

其實如果純粹從企業徵才角度來看,最合適的選擇其實很明顯:陳水扁!原因是這四人的學歷都很高,領悟力絕對不是問題,無需再分名次。講到達成目標的飢渴程度,陳水扁以他從政以來表現出的過人魄力,和化不可能為可能(譬如改善公務員服務態度)的能力明顯高於其他三位,而除卻官位賦予的光環,陳水扁憑藉鮮明個人色彩,勇於設定高遠目標(譬如台獨),產生對他人的影響力依然在四位排序者當中名列前茅,綜合排名因此輕易出線。但能力雖強,如果他真的進入企業工作,很可能不久之後就會因為違反企業守則而被釋出。 

三項能力中,除了智力主要取決於先天條件外,其他兩項都和生活態度息息相關,比方說職場新鮮人最常被詬病的“草莓族“習性就是成就力的負面表現,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是另一個常見的毛病,為別人而戰的人,容易勝驕敗餒,難以發揮全部潛能。如果有這些方面缺陷,很難只憑藉漂亮履歷表或好口才蒙混過關,因為有經驗考官看重的是曾經實際發生的事件,以及事件過程中被測者的行為動機和事後省思。培養成就力需要在平時就養成樂於跨出舒適區,嘗試新鮮事物的習慣,不要由於過於計較成敗而躲避風險。 

領導力首重溝通,溝通不止是能言善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同理心是關鍵,能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著想才能以德服人。勇於承擔責任,遇委屈不沮喪抱怨,對他人給出誠懇而直接的反饋都是領導力的表現。觀察小孩的行為最容易理解領導力,一群小孩通常有個孩子頭,這個頭不是被選出來也不是被上級指派的,而是由言行舉止影響他人形成的團隊默契,這些行為包括描繪遠景,形成共識,以身作則,激勵別人,承擔責任,組織協調等,家庭和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領導力有決定性影響。 

除此之外,不同職務還有不同特殊能力需求,譬如銷售工作對產品了解和解決問題能力,財務工作對數字敏感性和會計準則的熟悉度等,但由這三項組成的綜合才幹是無論從事任何職位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也是通常形容一個人“很能幹”所指的內涵。剛入社會的應試者需要憑藉這三項能力獲得企業青睞,已經在企業服務的老員工們同樣需要憑藉這三項能力獲得升遷的機會,近年台灣學校畢業生常抱怨找不到合適工作,同時企業主卻抱怨找不到合適人才,主要原因正是學生們對“能力”的認知不夠清楚,以致下錯功夫走錯路。 

台灣教育部長在談論十二年國教時說:如果人生是場比賽,台灣人較看重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而其他國家更關注如何贏在終點。說的一點沒錯,所謂能力包含知識(know what),技巧(know how)和態度(know why),缺一不可。台灣教育重知識,就業重技巧,大夥把時間精力放在取得學歷證照和操作技術上,對於工作本質的探討和因此衍生的工作態度較少著墨,很吃虧。有心在國際商業環境中發展的年輕人,必須清楚認識企業需求,儘早培養能夠在競爭中克敵制勝的全方位能力。 

註釋:

l   角色扮演是根據職務技能需要,將被試者安排在模擬環境中,處理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以判斷被試者心理素質,潛在能力的方法,通常用於測評和培訓。

l   一般企業守則必定包含兩項無可爭議,不可評分的項目:商業道德和健康安全。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十年一覺中國夢 - 工作篇 - 過海唐山去


 
我過去服務於殼牌(Shell)石油公司,長久以來是財富五百大成員,事實上在我加入公司前幾年,它一直是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大的企業集團,營業據點遍布全球,而為了培養和平衡各地區之間的人力資源,公司經常將員工調派到其他國家。我在台灣分公司工作十二年之後(1996),為了學習更多市場管理技能被第一次外派到海外,地點是澳洲,兩年多後按慣例應該回台灣母公司貢獻所學,卻破例被直接送到北京展開第二個外派任期,原因是當時的中國大陸需要人,有經驗的人,最好還會講中文的人,來幫助企業在這個潛力高深莫測的市場中拓展業務。
 

殼牌公司在海峽兩岸都有很長遠的歷史,台灣早期靠煤油照明,殼牌是主要供應商,現今在新北市淡水還留有一處已被認列為古蹟的倉庫,二戰之後因為政治因素,公司從台灣撤資,部分業務交由本地代理商經營,八十年代初台灣經歷經濟奇蹟,逐步走向開放,殼牌重新回台設分公司。大陸業務始於民國初年,總部設在上海外灘,後來因為國共內戰營運中斷,“上海生與死”這本描述文革的小說作者鄭念,和她先生都是當年殼牌員工。
 

殼牌重回大陸大約和台灣同時,不久前才大動作宣示經濟改革開放大方向的中國大陸,同時向全世界招商,包括殼牌在內許多大型跨國企業,過去苦於沒有門道進入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市場,現在紛紛跳入試水溫。我在台灣時因為業務關係和大陸分公司偶有聯繫,當時大陸百廢待舉,基礎建設落後,大城市辦公資源不足,聽說他們在幾年內搬過好幾次家,從最早籌備處設在北京頤和園內的一個老宅院,輾轉搬到最新建成的辦公大樓,名為“北京烤鴨大樓”,樓下是餐廳,樓上是辦公室,我當時心想:大陸同事吃飯可真方便!
 

大陸業務初期拓展速度很慢,政府和外商之間相互試探磨合,但總體來說還算順利,直到後來中國政府極力淡化的“1989春夏之交那場政治風波”(六四天安門事件),幾乎一夜之間將改革開放所有進展化為烏有。事件之後,所有跨國企業都停止或起碼減緩在中國的業務推展,許多財富五百大企業內部激烈辯論是否該完全撤資走人,這樣的辯論卻在短短幾年中轉變為是否應該重新加碼回到中國,而隨著國際形勢快速發展,情況越來越明朗,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回中國,而是不能不回去!尤其對大型跨國企業來說,放棄大陸市場就像廢掉一個最重要的成長引擎,等同退出國際競爭行列。
 

從九零年中後期開始,所有國際大型企業都對中國市場制定出很高的成長計劃,除了大量資金外,各行各業的人力資源更是從世界各地湧入。當時的中國許多發展都不是漸進,而是“蛙跳”(leapfrog)式的,比方說我剛到北京時大部分人家都沒有裝設電話,街上有許多專門提供接打電話服務的小販,商務人士大多用BP機(呼叫器)。接著不到一兩年,幾乎所有人都開始用手機,街上到處可見邊走路邊對著天線拉得高高的話筒大聲吼叫的人,他們中有相當大比例此生擁有的第一台電話就是手機。
 

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換句話說,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發展更是典型的蛙跳代表。中國人是舉世公認的精明商人,共產主義當道,時打壓住人們買賣致富的慾望和作為,一場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商業發展打回石器時代,整整一代人的商業技能和制度傳承就此消失殆盡。所以當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重新開啟商業機會之門時,人們的思想和能力卻還沒有準備好,這就是需要從外界引入大量人才以填補空缺的原因,其中來自台灣和香港等華人世界的人才更比其他地方佔有語言,文化和人脈上的優勢。
 

那個時候還沒有“台幹”這個名詞,台灣大企業受制於戒急用忍政策,只能偷偷摸摸在一些灰色地帶發展,同時間,跨國企業卻把有經驗的台灣人當成寶來看,期望他們能夠在全球寄予厚望的大陸市場中發揮所長,將市場經濟的知識和經驗盡快傳承到大陸,並且和本地員工一起合作,為企業打下可長可久的成長基礎。以我的老東家為例,來自世界各地有意願外派到中國的員工大排長龍,但考量到台灣和香港(部分新加坡,馬來西亞)員工能在最短時間內產生最大效益,通常優先錄用。
 

我那時是從在澳洲工作兩年之後直接被調往大陸,立刻感受文化差異帶來的強烈衝擊,澳洲上班模式標準朝九晚五,很少有人加班,下班後趕在太陽下山前打個十八洞的人倒是不少。大陸工作氣氛完全不同,我剛到第三天就開始出差,還記得第一站是西安,需要出席一個招聘經銷商的會議,我以前常參加類似聚會,沒想太多,被人領到現場嚇一跳,全西安最大酒店的最大會議廳被塞得水洩不通,起碼有六七百人與會,規模比我過去熟悉的大了十倍不止。公司在當地銷售代表主持會議,他是我的下屬,為了新老闆與會致詞,他徹夜為我準備了一份講稿,得知這件事後我的第一個念頭是他可真會拍馬屁,後來才漸漸發現,不是他會拍馬屁,而是這就是大陸職場的典型工作方式。
 

大陸外商公司的本地員工大都很年輕,高學歷,這沒什麽特別,特別的是他們像打仗一樣的工作態度,幾乎沒有人準時下班,成天跟和工作相關的人事物泡在一起,銷售人員一個禮拜難得回一次家不足為奇,連不需要出差的行政人員也經常以公司為家。我當時的老闆是位英國人,是個脾氣不太好的工作狂,和本地員工間明顯有隔閡,我曾經見他在內部會議大聲斥責下屬,與會者個個面色凝重,鴉雀無聲,中場休息時,卻背著老闆又笑又鬧談論晚上去哪吃飯。沒多久之後這位英國人的工作被我取代掉,當時我就心知肚明,能把這位工作經驗和態度都比我強的老闆幹掉只有一個原因:我會講中文!同樣心知肚明的是:我遲早也會被這幫工作態度和學習能力超強的本地人給幹掉!
 

從企業用人成本角度來看,一般來說,台灣員工被派到大陸薪水至少翻倍,甚至更高,而這還只算小頭,企業負擔更多的費用包括稅金,房租,休假,機票,家屬津貼,教育補助等等,這其中最離譜的應該算房屋租金,在當時,包括港台在內的外籍員工只被允許住在一些指定的公寓,別墅,這些被稱作外銷房的居住品質比一般本地居民樓好很多,但因為數量少,價格高,加上價格本來就有所謂的“雙軌制”,也就是同樣的物品或服務,外國人需要付更高價錢購買,所以租金貴得嚇人。以我住在公司附近的三房公寓為例,每月要價九千美金,而請一個阿姨(幫傭)一個月只要八十美金,那時我和公司負責外派人員事務的同事開玩笑說:薪水減半,租金給我,我自己想辦法睡火車站,行不行?
 

限定居住地點的另一個原因是方便監視管理外籍人員,那時我常聽說有些外籍同事家裡電話出現怪聲音,或出差在旅館房間被強行進入盤查,甚至家中有被搜查過的痕跡等等事情,許多人指證歷歷外銷房的某些樓層是監視人員的工作場所,住戶無法進出,但不知是因為我運氣好還是神經比較大條,這些事從未發生在我的身上。另一個管理方法是強制規定外籍人員使用司機,表面原因是安全,其實指派的司機都負有監視責任,這事是我的司機告訴我的。
 

即使成本如此之高,眼光較長遠的企業依然樂得砸下重金廣招天下勇士,為的是借用他們的現成技能,並且在最短時間內把這些技能傳承給本地員工,也就是說,外派人員除了做好本分職務外,另一項重要責任是培養本地員工盡快接班。大部分從事管理階層工作的外派人員都會盡力無私的把這項工作做好,但也有少數對待屬下總會留一手,擔心自己工作太快被“本地化”而失去存在價值。就我觀察,通常越是藏私的老闆越得不到屬下支持,結果就越難以完成本身職責,反而是越肯花時間精力培養拉拔屬下的人,越可能獲得“水漲船更高”的回報。
 

企業組織的職務有高低級別之分,老闆對屬下負有必然培養訓練責任,屬下在盡力完成老闆交辦任務之外,也負有學習成長的義務,雖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理論上來說,雙方目標一致,成敗與共,而且在人格尊嚴上處在平等地位。可惜經驗傳承一向不是華人世界,包括港台以及大陸本地員工的強項,這點跟傳統文化有關,儒家強調階級尊卑,上下之間關係較接近師傅和學徒,師傅擁有絕對權威,卻又擔心地位不保,屬下必須絕對服從,習慣奉承拍馬,但也經常陽奉陰違,這種關係看似平穩,卻容易造成相互猜忌,或形成大組織內的小圈圈,都是在國際環境中工作的不利因素。
 

台灣上班族從小接受高壓式教育,生活在階級分明的家庭和社會倫理之中,不習慣以責任和義務為核心的企業組織文化,有心加入國際工作舞台的人需要儘早培養觀念,如有機會做人家的老闆,除了以身作則外,要把屬下的成長當成最重要職責,努力學習輔導(coach),而不是教導(teach)員工的能力。我曾經有一個老闆在訓練我的輔導技巧時說過:對待員工只有兩個選擇,要不把他管理得更好(better),要不把他管理出去(out);這麼做不是因為我們是好人或壞人,而是因為這就是公司付薪水要我們做的事!
 

以前同事中有幾位有大陸國營企業背景,根據他們描述,“跟對老闆是在那種職場環境中最重要的事情,而身為領導,也需要拉攏一批能為他效忠的屬下,撐起業績同時還能為他打探小道消息,孤立異己等。人人如此,大組織中自然形成一個個小利益集團,久而久之,造成勇於內鬥的企業文化,外部競爭力也隨之逐漸流失,有能力抱負的員工待不住,只好往外跳。他們說問題雖嚴重,但要解決其實不難,只需要制定明確考核制度,確實執行,如此而已,難只難在沒有改變的動力和壓力。
 

這種狀況在西方社會也有,但少得多,原因是文化不同,西方人講究獨立和誠信,執行人事政策時較少私心,還有一點是國際化工作環境,人員流動大,對制度,而不是個人,的依存度高。我沒有在公家單位待過,但猜想台灣公務系統可能有類似問題,部分台灣年輕人初入社會進入重人際關係,輕制度考核的組織,容易沾染習性,對日後如果有機會在國際舞台打拼產生不利影響。
 

理解這樣的國際職場倫理之後,台灣員工不但需要學習如何管理員工,還需要學習如何管理老闆,是的,老闆是需要管理的,不要把他當成偶像來崇拜,也不要當成仇人來怨恨,而是把老闆當成重要的資源來“利用”,從他身上挖掘知識和經驗,對他給出誠實直接的反饋。這麼做能夠在組織受惠前提下,讓雙方都學習成長,如果碰上理念不同或自信心不足的老闆,更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在台灣“媳婦熬成婆”的職場文化中這麼做或許有一定風險,但在自詡為學習型組織的國際企業裡,可以為自己的領導能力大大加分。
 

早期台幹的黃金時間不長,大概十到十五年左右,經過精挑細選的大陸本地員工資質好,學習能力強,稍加磨練很快就可以獨當一面。我在大陸工作期間經常聽聞公司打算降低港台員工的薪資和福利,獵人公司也不斷對從台灣來的求職者放出調低心裡預期的風聲,從過去至少雙倍薪酬一路下滑,甚至後來有一家著名國際電腦公司開出條件是象徵性的加一塊錢台幣,雖然其他福利補助還是不少,但已經明顯說明兩岸之間在人才需求和供給上的快速變化。再加上隨著大陸陸續取消外銷房制度,學校放寬外籍生入學限制等措施,企業提供的房補學補逐漸降低,兩岸之間在平等地位上競爭人才的趨勢越發清楚。
 

但這不表示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在大陸機會變少,壞消息是:台灣的老本已經吃完,一招半式再也走不了江湖,必須靠真槍實彈和全世界人才競爭;好消息是:大陸市場不但是過去二十年的世界工廠,更重要的是,它將在可預見未來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消費市場。全世界的企業和人才都為此摩拳擦掌,打算從中分一杯羹,就像美國人曾經最驕傲的“美國夢”一樣,現在全球有無數人正在做他們的“中國夢”,他們知道這塊餅夠大,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回報。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台灣一個名為“大精彩”的電視綜藝節目,它的口號是:大精彩,彩金大,有本事你來拿!
 

我居住的北京早年台灣人不多,台商大都聚集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少數跨國公司台幹散居各地,後來外商台幹少了,但多了一些例如美髮師,設計師,廣告AE等,再後來,各行各業都出現台灣人的踪影,不一定從事管理職務,更多的反而是本地人才並不缺乏的中初級職務,而且平均年齡明顯下降。從許多相關報導中得知現在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工作的意願比以前高,而且吸引他們的不再是兩三倍的薪水和福利,而是磨練技能的機會和長遠的職涯規劃,這是好現象,現今中國大陸是個大池子,如果自認有成為大魚的潛力,就應該趁早習慣這樣的環境。
 

另外還需要認清楚一點,現今中國大陸和過去已大不相同,不止是台灣企業和市場的延伸,更是全球經濟的重鎮,不止是和我們講同樣語言的鄰近地區,也是整個地球村中最活躍的經濟體。工作於此,即使是為台灣企業打工,競爭對象卻是來自全世界的人才,別指望政府提供就業保障的“公平正義”,別期待政策的優惠補助,甚至也別期待頭家的關懷眼光,充實自己,跟上國際腳步,才是在這個大精彩的地方,拿大彩金的真本事。
 

註釋

l   淡水殼牌倉庫位於淡水捷運站右側步行約五分鐘處,平時對外開放參觀,並供藝文界人士展覽表演使用。

l   早期大陸殼牌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外灘,黃浦江邊整排歐式建築其中一棟。

l   文化大革命後中國經濟處於破產邊緣,1978年共產黨於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新經濟政策大方向。

l   文化大革命始於1966年,隨“四人幫”倒台於1976年結束,也有人稱為“十年浩劫”。

l   台幹一詞原是指為大陸台商工作的台籍幹部,現泛指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上班族。

l   改革開放後,大陸大城市成立僅供外國人用外匯卷購物的“友誼商店”,出售進口貨品。友誼商店現在仍有,任何人都可隨意進出。

l   “大精彩”是1982年華視製播的益智問答節目,張小燕主持。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十年一覺中國夢 - 工作篇 - 前言


1998年起,我前後在中國大陸工作,生活過十年時間,幾年前回台,將這段經歷,分成工作體驗和社會觀察兩部分,記錄下來。這些文字後來部分發表於商業周刊,引起不少迴響,在此將文章完整刊出(文長分段落連載),對大陸快速發展有興趣,尤其對到對岸工作有憧憬的朋友,可以做個參考!
 
前言
有一次和一位大陸客戶閒聊時她對我說:你不賴啊!台灣經濟起飛和大陸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全給你趕上了。說得好!我在2010年離開大陸不是因為沒有工作機會,而是跟個人生涯規劃有關,事實上,我在2006年就已經離開把我外派到大陸的企業,但選擇繼續留在大陸生活。和我經歷類似的台灣上班族都差不多,有些還在原企業打拼,有些跳槽其他公司,有些從事顧問工作,大都還留在大陸,回台灣發展的不多。對於這批現年五十歲左右的四五年級生來說,我們的經驗和能力,起碼在可預見的未來,在大陸比在台灣值錢。 
 
我們這幫人的確很幸運,雖然年輕時教育資源比不上現在豐富,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也只趕上收尾期,但起碼學校畢業找份工作問題不大,我1984年退伍後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是一萬五,那時候台北平均房價一坪不到十萬,而將近三十年後的今天,物價早已不知翻了多少倍,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不過兩三萬,還可能找不到工作。而正當我準備安心待在企業累積資歷,期待久久一次升遷加薪機會時,又碰上對岸鄰居莫名其妙捧著鈔票來敲門。 
 
企業不是冤大頭,外派台灣員工到大陸要的是立即可見的績效,我們也心知肚明賣的是現成經驗和know how,有本事的人邊付出邊學習,職務水漲船高,職涯長長久久,否則就只能在一段時間後回家吃自己。早期外商公司老外在台灣不也一樣?領高額津貼,住天母陽明山豪宅,出入名車司機,時間一到,職務陸續被翅膀長硬的台灣員工取代,如果還碰上本國經濟不景氣,甚至落到失業下場。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一位嬌滴滴的女大學畢業生,她說不願意去對岸是因為不喜歡利用過後被拋棄的感覺,我心想:你現在應該煩惱的是有沒有能被人利用的價值,而不是會不會被人拋棄! 
 
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的必然發展趨勢,本土化是國際企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在這些趨勢中求生存的上班族,有機會,有危機,也有轉機,以前我們老看著別人吃香喝辣,現在機會輪到自己頭上,才知道天下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應該選擇跳出去放手一搏,還是留下來韜光養晦,除了主觀的個人意願之外,快速變遷的客觀環境也在不斷影響人們的決策天秤。
 
當年台灣員工到大陸工作有點像被放逐邊疆,用高薪福利補償損失被視為理所當然,這幾年台灣經驗優勢逐漸下降,但到大陸打拼的意願卻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高漲,一方面大陸經濟磁吸效應吸引的是全世界人才,身為近鄰的台灣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斷加速的大潮流中,台灣近年卻受到自身政治,社會等因素影響,瀰漫著封閉,內耗的氛圍,拖慢經濟發展,造成上班族薪資成長遠追不上通貨膨脹,必須向外尋找機會。而今想去大陸的上班族心態很重要,只有完全自閉於國際局勢才還會認為大陸是邊疆,也才還認為只要身為台灣人就應該領更高的薪水。
 
大陸職場有什麽特性?台灣上班族在大陸工作有什麽優劣勢?如何提升自己在國際舞台的專業能力?如何與大陸同事相處和競爭?前景在哪裡?本篇是我過去二十多年在海峽兩岸,以及兩岸之外的國際環境中,工作生活所累積下來的體驗和觀察心得記錄,不敢說全面,在大陸這個地區性差異極大的地方,也沒什麽事物夠格稱得上全面,但對於正在大陸辛苦打拼,和正在考慮是否要去對岸的台灣上班族來說,相信能有一定參考作用。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賺飽了!


受公益社團邀約演講,當主持人介紹我“曾是外商公司主管,45歲退休。。。。”時,全數是事業有成中年男性的聽眾群中冒出幾句,例如“賺好幾桶金”,“賺飽了”之類的回應,我笑笑沒說話。

退休九年,已數不清這是第幾次聽到“賺飽了”這句話,一開始我還認真回問對方“什麽是賺飽了?你有賺飽的一天嗎?”後來發現這樣的辯解毫無意義,一來對方沒有惡意(甚至可說是恭維),加上社會對金錢有根深蒂固的看法,不會因為一個路人甲的三言兩語就有所改變,於是沉默微笑。

通常狀況是,一個打算存一千萬退休的人,存到一千萬改口說三千萬才夠,存到三千萬要五千萬,五千萬要一億,一億更不退,錢那麼好賺幹嘛退?事實是,只要還有生財能力,就沒有賺飽了這回事,甚至退休後,賺錢無門,還常把精力轉到省錢上,許多不缺錢的老人徹夜排隊買打折品就是一例。

沒有賺飽了,但有賺夠了,夠到養活自己和家人過一段長時間簡單樸素的生活,目的是空出時間精力,在沒有金錢壓力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兩者差異是,“賺飽了”的價值前提是錢多多益善,“賺夠了”是錢足夠就好;“賺飽了”以錢為追求目標,“賺夠了”把錢當成追求目標的工具。

當然我也不會隨便跟外人說我45歲退休是因為“賺夠了”,雖然那是事實,聽在人家耳裡可不見得是我想表達的意思。同樣道理,退休以後,本來不是為賺錢,卻因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賺到錢,於是更堅定走在自我實現的人生道路上,就更難跟外人解釋了。

說這麼多,結論是: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我不敢說我的想法和做法一定對,或適合所有人,但相信應該能為這個同質性奇高的社會,提供一個活生生的見證,證明錢可以有不同的價值,生活也可以有不同的過法。至於我到底有沒有賺飽,賺翻,賺好幾桶,who cares?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環北海道鐵馬行 後記


促成這趟旅行的背景有兩個,一是想騎腳踏車,三年前鐵馬環島留下辛苦卻超爽的回憶,一直想再做嘗試,二是台灣夏天太熱,想去涼快一點的地方。把這兩點當成關鍵字輸入谷歌,立馬鎖定七月的北海道,接著進一步圈選出唯一夠格稱得上環北海道一圈的九天壯遊行程。
·
報名時最大顧慮是團費不便宜,九天近八萬台幣比所有北海道旅遊團都貴不少,但考量特殊性,不但車輛由當地提供,全程還有保姆車相隨,前有領騎,後有押隊,成本必定不低,重點是,這是符合條件的唯一行程,做決定一點都不複雜:去,或不去!

事後證明這趟的CP值相當高,我們九天中住了五個民宿外加兩個旅館,全都不算豪華,但都很有特色,其中一個是全日本最老的民宿,古色古香,另一個是山上小木屋,野趣盎然。七個地點中有四個可以泡溫泉,我並不特別愛好此道,但這回逢湯必泡,恢復疲勞外,還對日本的泡湯文化有較多的體認。

腳踏車基本一天騎半天,不至於太累,又可以過足車癮,而且我們運氣不錯,只碰到一天下小雨,其他日子或晴或陰,一路遊歷北海道中部正值薰衣草季的農村,牧場,花田,東部太平洋,北面鄂霍茨克海,西邊日本海,沿岸景緻多變,風光明媚。

最大的驚喜是食物,早餐豐富營養不必多說,中餐大都坐巴士到超市,自費選購種類繁多的熟食,再到風景優美的郊外野餐。晚餐天天吃北海道最著名的各類海鮮,生熟參半,我把平時一年份的生魚片在一個禮拜內吃完,吃到後來最想念的居然是泡麵。

這趟到的地方大都人煙稀少,最大城札幌只在最後一天逗留一兩個鐘頭,另一個較有名的小樽甚至連到都沒到。但一點都不令人遺憾,因為除非想感受冰天雪地,否則看日本城市去東京大阪就好,到這裡就是為自然景觀。這點更突出騎車的好處,因為北海道雖美,卻沒什麽大景點,如果只是坐巴士看風景,可能會演變成一趟昏睡之旅。

人們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線是人,我一直認為這話怪怪的,因為請問哪裡不是?這次接觸到的人不算多,卻已足夠對印象中日本人的專注,節制,勤勞,樸素,確實,整潔,安靜,有更深一層的觀察。台灣哈日,許多事物學習日本,這本是無可厚非,見賢思齊有何不可?但學了半天,以上提到的性格特性我們學會了幾個?

我一向不愛參團旅行,覺得限制多,這趟因為裝備關係不得不參團,認識不少同好,大家一路由生到熟,相互關照,倒也其樂融融。但不得不說台灣旅行團的音量實在太大了點,這在地廣人稀的北海道顯得特別突出,車隊每到一個景點,原本安靜的地方立刻『熱鬧』起來,到此一遊的地標立刻被車隊佔住,本地遊客短時間內難以靠近。

我實在不明白是什麽造成這種出來玩非得大聲嬉鬧的現象,心情好也得考慮一下周遭環境吧!要跟眾人說話當然得大聲,但明明兩三人之間交談,為何要刻意提高音量?我勉強能想到的解釋是,台灣教育不注重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影響人們講話方式的常是電視影劇裡的人物,搞得人人都像喜劇片主角一樣,將娛樂大眾視為己任。

像是為後半段逐漸平淡的行程添加刺激,我在第七天摔車了,顏面掛彩,長相本就兇惡,這幾天晚上出門得注意點,免得驚嚇到路人。這個事件發生在一向重視安全的我身上,老婆也覺得意外,卻是個提醒,天有不測風雲,遇狀況沉著處理才能大事化小,另一個教訓是身體健康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嫌過,幸虧平時常運動,肌肉筋骨還算結實,否則傷勢必定不僅如此。

旅行結束了,然後呢?。。。。套一句新書《哼著Bossa Nova遊南美》中的話:人要盡量cover the earth before it covers you!然後就努力寫字,演講,唱歌,儘早開始規劃下一趟行程啊!